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异育银鲫模式化养殖


鲫鱼营养丰富,肉味鲜美,适应性强,生长快,易饲养,是人工养殖的优质鱼类,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和养殖者青睐。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水产科技工作者,利用黑龙江省方正县天然雌核发育的银鲫(简称方正银鲫)为母本,与兴国红鲤为父本进行人工授精,产生异精雌核发育银鲫的子代,简称异育银鲫。根据《无公害食品鲫鱼(NY5292-2003)》、《无公害食品鲫鱼养殖技术规范(NY/T5293-2003)》等标准养殖异育银鲫,生产出无公害的优质鲫鱼,供出口创汇和进入国内大中城市超市销售,具有较广阔的养殖前景。

  生产条件环境要求养殖环境必须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T18407.4-2001)》标准;水源充足,水质清新,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的规定。

  渔池面积鱼苗、鱼种池面积1~5亩,水深1.5m以上;成鱼池面积不限,一般10亩以上,200亩以下,水深2米以上,长方形,东西向,池底比较平坦,底质为粘壤土,埂宽坡固,不渗不漏,能防洪保安,最好用砖、石或水泥板护坡。

  生产投入品饲料使用必须执行《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5072-2002)》标准;鱼药使用必须执行《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1-2002)》标准。

  配套设施建有比较完善的进排水渠道,灌得进,排得出。每5亩水面配3KW增氧机1台,面积较小的池塘配投饵机1~2台,面积大的池塘每10~20亩配投饵机1台。较大池塘还要在池内增设1条3吨左右的水泥船,备于施药、拉网捕鱼等操作。同时要配备抽水机泵。

  通电通路渔池应通电,交通方便,管理房建在渔池堤埂上,安全有保障。

  鱼苗鱼种培育亲鱼选择亲鱼要求来源正宗,体形、体色标准,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母本为纯系方正银鲫,要求2冬龄、尾重250g以上;父本为兴国红鲤,要求达2足龄,尾重1kg以上。

  亲鱼培育经引种或选留的亲本要分别设专池饲养,与其它鱼类要有隔离区,严防其它鲤、鲫鱼混入。培育期间投喂营养全面的饲料(春季要适当增加维生素含量高饲料投喂量),3月份要适当增加流水剌激,以促进亲鱼食欲和性腺发育。

  人工授精当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通过拉网,逐条选择腹部膨大柔软,卵巢轮廓明显,生殖孔微红,性腺成熟较好的雌鱼,按每kg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800~1000国际单位后,放入网箱或小型水泥池中,注意观察,约6~8小时,当轻压腹部有卵外流,可及时取出,用干面盆将鱼卵挤入,然后挤出兴国红鲤雄鱼的精液,用羽毛轻搅均匀后,再用脱粘液(用滑石粉或黄泥浆制成)脱粘,用清水漂洗。

  鱼卵孵化将漂洗干净的受精卵倒入环道或孵化缸中,进行流水孵化,水温20℃以时,经80~100小时,即可孵化出鱼苗来。

  鱼苗培育鱼苗下塘前10~15天,进行渔池修整、清淤消毒,并施足基肥,培肥水质。选择晴天上午放养鱼苗,每亩放养10万~12万尾,采用豆浆培育法,每天上、下午各投喂豆浆1次,同时坚持早晚巡塘检查,强化水质、防病管理,经过15天左右时间的培育,异育银鲫夏花长到2cm以上,即可分塘饲养,进行鱼种培育。

  鱼种饲养异育银鲫大规格鱼种的培育方法与四大家鱼培育方法相同。一是选好鱼种池,并经严格清池、消毒处理,适当施肥。二是夏花放养:主养每亩放养夏花0.8万~1万尾;混养每亩放养夏花0.6万~0.8万尾,并配放草鱼0.5万尾、鲢鱼0.3万尾、鳙鱼500尾左右。三是加强日常管理,坚持早、晚巡塘,观察水色变化和鱼的活动情况;每天下午检查食场和食台1次,了解鱼的摄食情况,以确定次日投饲量;每20~30天泼洒1次生石灰(每亩用量15~20kg)或漂白粉(每平方米水体1~1.2g),以改善水质和预防鱼病的发生;经常做好池塘环境清洁卫生,适时加水、换水,调控水质。

  成鱼养殖养殖模式①池塘主养:目前主要有“80:20池塘主养异育银鲫”模式,即收获时,产量的80%为银鲫,20%是为其服务的“肥水性”和“肉食性”鱼类。有单茬养殖和双茬养殖两种形式。②多品种混养:异育银鲫可与草、鲢、鳙、团头鲂、鲤等鱼类进行混养,一般银鲫占总产量20%~60%不等,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发挥水体生产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③与名贵水产品套养:在养殖蟹、鳖、青虾、鲶、黄颡鱼等名贵水产品池塘中套养异育银鲫,可利用其残饵,能合理利用饵料,能提高养殖经济效益。④其它养殖方式:除池塘饲养外,还可利用湖泊、河道、外荡、育珠池、稻田及其他形式饲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异育银鲫 鲫鱼 饲料 银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