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饲养管理

石斑鱼工厂化高密度养殖


你见过这样的养鱼模式吗?在上千平方米的车间里,有一个个圆形的养殖池,里面密密麻麻地挤满了鱼,等着投饵喂养―――这就是渔业“工厂化养殖”。 

  在昨天的农博会现场,宁波一家海产品企业现场展示了这种场景,许多好奇的市民不禁问起,这些价格昂贵的石斑鱼为什么要离开大海搬到陆地生活?工厂化养殖技术起源日本 

  所谓工厂化养殖,是让鱼在一个封闭的物质循环系统中生长,通过水循环,直接将动物的排泄物排出系统。 

  宁波海能海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康泉说,这种技术起源于日本,近几年才引进中国。公司把鱼苗统一放进特制水缸(用玻璃钢制成)中,这种缸直径5.5米,水深可达1.5米,一次灌入海水至少30吨以上,为了保证鱼苗能够在缸中存活,鱼缸水温必须保持在20℃以上。 

  由于这种养殖方式投资较大(投资2000多万元),比较适合饲养石斑鱼、鲍鱼等高档鱼种。他说,目前,市场上石斑鱼(主要是指网箱养殖)售价在120元/斤-200元/斤,工厂化养殖的石斑鱼价格更高。 

  此前,海南和厦门等地已经尝试工厂化养殖石斑鱼,据当地一家企业负责人透露,这种养殖模式鱼苗存活率达到90%以上。 

  这种模式可以改善海水质量 

  不过,采用工厂化养殖模式,在许多宁波海产品加工企业看来,也是无奈之举。 

  宁海海通贸易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陈群之说,近几年,海水污染已经成为东海养殖企业的最大天敌,像多宝鱼事件、桂花鱼事件(淡水养殖)、甲鱼(淡水养殖)孔雀石绿含量超标等事件,就是因为海水污染和养殖户用药不当引起的。 

  上海水产大学副教授胡斌也表示,目前近海海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而国内海产养殖业基本采用的是引用自然海水、稍加沉淀净化的粗放式养殖模式,海水的污染物并未有效去除。 

  胡斌说,通常使用自然海水的养殖池塘,用手一捞能看到闪闪发亮的“夜光虫”,这说明水质污染比较严重,而人工化养殖可以通过沉淀、过滤、改良等工艺循环办法,将海水的清澈度和含氧量大大提高。 

  在海能公司位于奉化裘村的养殖基地中,海水水体指标颇为严格:溶氧度6毫克/升,透明度中等,酸碱度7.8-8.5等。 

  在整个水循环过程中,还使用一种名为“水锅炉”的装置。基地有关人士解释说,石斑鱼生活水温必须在20℃以上,使用水锅炉的目的就是保持水温。 

  王康泉说,工厂化养殖的最大优势在于能控制海水质量,从而提高海产品质量。 

  许多深海鱼也在陆地上生长 

  除了上面提到的石斑鱼外,我们平常吃到的多宝鱼和鲍鱼也有部分品种在工厂里生长。 

  胡斌说,由于这几年渔民对高档鱼群的过度捕捞,导致石斑鱼、鲍鱼、牙鲆鱼(俗称扁口鱼)等珍稀鱼种几乎濒临灭绝,这也一定程度上催生工厂化养殖。 

  根据胡斌掌握的情况,目前国内的渔业工厂化养殖主要集中在海南、广东、福建和山东。像山东和福建,工厂化养殖的海鲜产品年产量超过4万吨,占近海养殖产量的三成左右。“现在这种工厂化养殖方式已经被一些浙江企业接受,像温州一家海产品企业直接投资秦皇岛一个工厂化养殖项目,专门养殖多宝鱼和金枪鱼。” 

  首批浙籍工厂化养殖石斑鱼春节前上市 

  王康泉说,首批美国黑石斑和青斑将于春节前上市,预计投入市场数量约5000条左右。 

  据农博网预测,今年我国石斑鱼产量大约为1.2万吨,低于越南和印尼等国。 

  “由于今年东南沿海台风较多,养殖石斑鱼的浮网屡遭破坏,造成近海养殖的石斑鱼产量下降,预计减少量在1500吨左右。”农博网运营总监曹毅补充说,随着卫生检疫部门对海产品检验要求提高,工厂化养殖会成为网箱养殖的一种有益补充。 

  高密度养殖方式存在争议 

  在业内,工厂化养殖被称为“高密度养殖”方式,一只玻璃缸(直径5.5米)投入的鱼苗500尾-600尾,等到生长半年之后,再根据个头大小进行分池。 

  虽然有分池措施,但国内也有不少养殖企业不赞成这种做法。胡斌说,与网箱养殖相比,工厂化养殖的最大劣势在于水域面积偏小,可能影响鱼群生活质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网箱养殖 沉淀 污染物 过滤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