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鱼病防治

鱼种并发症的防治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三河镇曾发生罕见的鱼种烂鳃、肠炎、出血并发症,造成鱼种大面积死亡。现将该病的具体情况以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供大家共同探讨。

    发病时间及症状:在8月份初期出现零星死鱼,病鱼鳃丝有车轮虫,其他无任何症状。大约在8月份中期出现大量死亡,且全部是草鱼鱼种,病鱼体色发黑出现趴边现象,在池塘边无力漂浮、停止摄食,捞起病鱼检查,掀开鳃盖,经先期采取杀虫措施后,已没有虫,却见鳃丝腐烂粘连,腹鳍基部有出血斑点,解剖后发现肠道充血无食,很快死亡,无其他明显症状。所有的病死鱼都呈现三种症状,即烂鳃、出血、肠炎,出现这种综合症时也是鱼种死亡的顶峰期,这种死鱼顶峰期持续了20天左右,每天每亩死鱼达15~20公斤,严重者竟达30公斤/亩以上,在鱼发病的整个过程中吃食量逐渐减少,直至最后有的塘口停饲。

    笔者认为有2个原因造成此病的发生。(1)防病治病的方法和用药量上存在问题。(2)水质的好坏和饵料的投喂则是造成鱼病暴发的罪魁祸首。

    首先是防病治病的措施不到位。俗话说防重于治,通过调查笔者发现相邻的没发病的4户塘口在前期的指环虫和车轮虫防治中杀虫很彻底,而发病的塘口开始都是因为发生车轮虫病,后引发烂鳃再引起肠炎及出血。所以说前期治虫是关键。

    其次是因为颗料饲料的大量投喂,渔民在看到鱼吃饲料后快速的生长,喜上心头,为追求高产就顾不上什么饵料系数了,蛋白质摄食量超标,投饵系数都在5~6以上,不仅如此,有的养殖户投喂的蛋白质含量竟高达32%。草鱼种撑得是个个肚大腰圆,失去了抵抗力,经不起外界的任何侵袭。同时因为是连绵阴雨,光照不足,加上颗料饲料大量投喂造成有机质的大量沉积,使水质恶化,大多数渔塘的水色呈浓墨绿状,有的已散发恶臭。虽然这时进行大量换水却已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由此,笔者总结了鱼种养殖期预防并发症发生的主要措施有:(1)定期杀虫,且要彻底;(2)保持水质良好;(3)颗粒饲料投喂要合理。治疗措施:及时杀菌消毒,用鱼用菌毒净进行全池泼散。同时内服"草鱼四病",可观察到有明显的好转现象,死鱼量也大大减少。在此基础上加深池水,降低水温,可更进一步达到控制效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杀虫 草鱼 总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