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药

植物免疫,开创无农药生态农业新篇章


  过去针对病虫害,我们习惯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防治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由于不当施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均会造成恶劣影响。经过研究发现,科学的病虫害防治原则与中医“未病先治”的思想不谋而合,即:以防为主,防重于治,治早、治小、治了。这离不开植物免疫技术的帮助。柏裕植物免疫科技有限公司抓住这一规律,加以利用,站在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前沿,成功地把植物免疫疫苗研发了出来。

  何谓植物免疫?植物免疫是相对于传统农业种植方法而言的,传统农业是在农作物播种前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等对土壤具有破坏性的化学成分,与此同时,等到作物生病后再施用大量农药进行“补救性治疗”;“植物免疫”则是通过微生物技术,以微生物清理土壤中的大量病原体,增施发酵后的农家肥以添加植物生长中必需的中微量元素,限量施用必要的复合肥料,最终达到恢复作物免疫系统、增强作物的免疫能力,从而达到不用农药的效果。

  植物免疫技术,将颠覆我国传统的作物管理模式,真正实现从“治病”为主到“防病”为主的技术转型,改变传统耕作中惯用的“见虫打药、见病防治”的习惯,为我国农药制剂行业技术转型升级拓展出一片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中国可持续农业现代化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柏裕植物免疫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柏玉兰:

  植物免疫让我们找回儿时“瓜甜果香”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食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2016年,保障食品安全再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提出“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创建优质农产品和食品品牌”“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农产品质量数量齐保证”。农业生产是食品生产流通的首要环节,确保食品安全,首先要确保农业生产的安全。

  我国农业生产面临很多问题:农业病虫害的防治主要靠化学农药,据农业部2015年统计,我国每年农药的使用量约为375万吨,其中仅有30%~40%的农药被有效利用,而真正作用于靶标生物的仅有0.1%,绝大部分农药经过降水、地表径流和土壤渗滤等流失掉了,这造成严重的面源污染,导致我国土壤健康功能衰退和生产性能下降,且使流域水环境遭到破坏并导致农业生态系统失衡。另外,过量施用化学农药会造成人体中毒,损害人体健康,且杀伤有益动植物,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河南柏裕植物免疫科技有限公司启动的柏裕植物免疫技术“万人”培训会项目,作为一项公益性质的农业技术培训活动,让更多的新农人参与进来,为渴求高端智慧农业的新农人带来一场颠覆性的“无农药”种植技术视听盛宴。通过培训,让更多的人了解:何为植物免疫技术;如何运用植物免疫技术生产出高产、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如何达到“无农药”种植管理模式,让农业管理更简单,让农业生产更安全!让农业生产者从化学农业的思维里走出来,真正实现有机农业全民化,捍卫舌尖上的安全,重新找回我们儿时的“瓜甜果香”!

  作为柏裕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梦想,这个梦想可以说很小,也可以说很大。说它小,是因为我希望所有种植户种出来的农产品,都能放心的给最爱的人吃;说它大,我希望从农产品开始,为食品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评论

  评论

  农业现状呼唤植物免疫技术推广落地

  目前,我国16.1%的土壤受到污染,其中耕地污染19.4%,0.5亿亩耕地已不适宜耕种。土壤残留的重金属、有机物农药超标20%。全国每年要用1亿吨化肥,相当于每五斤粮食用一斤化肥,超出了国际公认安全线的一倍以上。农药过量,引起作物抗病虫害力下降,破坏了生态平衡,大地变得死气沉沉:林中无鸟、河中无鱼、蜜蜂神秘失踪、土壤有益微生物锐减;害虫的抗药性增强。

  让农业生产者头疼的柑橘黄龙病、猕猴桃溃疡病、草莓红中柱根腐病、青枯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病情越来越严重。而现在农业生产理念是人为地针对单一组分或多个组分进行管理与调节,如单纯使用某一农药消灭单一害虫,或单一或过量施用肥料提高土壤肥力等。这些基于改善调节植物局部生境的措施往往“顾此失彼”,导致不断有新的问题产生,如病虫害的再猖獗,地下生物与物理环境的恶化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化肥 农业生产 残留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