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化肥

新型肥料路如何走?中国新型肥料市场峰会为您支招


“新型肥料的研发瞄准农业高科技竞争的制高点,走高效化、安全化、生态化发展路线。一方面对传统肥料(常规肥料)进行再加工,使其营养功能得到提高或使之具有新的特性和功能;另一方面利用新理论、新方法和新途径,开发新品种。同时通过对农民施肥技术的指导,提高农民种植水平。”5月27-28日在京召开的中国新型肥料市场峰会上,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尹成杰表示。尹成杰指出,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拐点上,粮食生产已由追求产量向提升质量转变,农产品既要安全还要生态环保。这将预示着引发植物全营养的新革命的时代已经将到来。
  
  来自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能源环保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及新型肥料生产企业、经销商的代表约300余人参加了峰会。会议由全国新型肥料协作组与雷邦斯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得到了山西美邦大富农科技、山东祺龙电子、北京艾格鲁国际农业等多家单位的支持。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张互助应邀到会讲话。
  
  资料显示,过去十年,我国的新型肥料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从事各类新型肥料生产的企业达2000多家,占到全国肥料生产企业总数的25%,产业资产规模超过500亿元,年产值超过160亿元。新型肥料正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主力军。
  
  
  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尹成杰
  尹成杰指出,肥料行业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肥料行业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供有力的支撑。一是发展新型肥料,是推进农业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二是发展新型肥料大市场,是农业进入质量时代,以质兴农,以品强农的必然选择。三是发展新型肥料大市场,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四是发展新型肥料大市场,是提高农业投入品使用效率的必然选择。
  尹成杰强调,新型肥料企业应该抓住机遇,在实现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的指引下,跟随农业投入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加强生态友好型肥料产品的研发与推广,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力量。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认为,发展新型肥料是提高农业单产、保证粮食安全与提升农产品品质的有效手段。同时,发展新型肥料能有效改良农作物的品质,预防病虫害发生,避免大量使用高浓度的农药,改善生态环境,而且也是建设农业生态圈的必然选择。
  
  
  [微信图片_20180530153943_副本.jpg]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处长马常宝
  一项调研数据显示:我国耕地退化严重,土壤有机质降低,酸性地、盐碱地占地60%,耕地占优补劣的现象让补充的耕地多偏远山坡的劣质旱地,土层薄而贫瘠,质量不高,致使18亿亩耕地中70%为中低产田。对此,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处长马常宝表示,作物丰产,土壤是根本。造成土壤品质下降的原因既有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问题,也有因工业污染所致等等。“保护耕地,培肥地力,既要做好耕地质量监管,更需选择合适的技术与产品对被污染土壤进行修复。”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科技与体系处处长田有国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科技与体系处处长田有国提出应构建“土壤改良-绿色种植-新型肥料-作物解决方案-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他强调农化知识普及与农业种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品质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能源环保研究所副所长张玉华
  如何从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型肥料的推广视角看新型肥业产业的发展?张玉华认为,据环保部数据,全国受污染耕地超过1.5亿亩,受污染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十分之一,其中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这些农业面源污染来自对化肥、农药、农膜等的不合理使用、畜禽粪便不合理排放、秸秆焚烧等等。为此,中央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让中国农业走上从追求数量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有机肥料(生物有机肥料)等功级性的新型肥料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耕地 农业技术推广 化肥 生物技术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