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化肥

川渝加工型钾肥欲破局


关键词:钾肥
 题记  资料显示,近年来,化肥行业受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和各项优惠政策陆续取消等因素影响,化肥生产成本逐年上升,经济效益持续下滑。进入“十三五”,化肥行业低迷的局面进一步加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氮肥全行业亏损222.8亿元,较2015年增亏93.9亿元,行业亏损面50.7%。磷肥全行业利润.4亿元,大幅下降71.7%,行业亏损面26.9%。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自己率仅有60%的中国钾肥全行业利润仅24.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0.7%。同时亏损企业不断增多、行业亏损面达到了34.2%。虽然利润好于氮肥、磷肥行业,但钾肥行业产业升级的脚步也刻不容缓。
  川渝地带的加工型钾肥企业众多,其发展一直备受关注。随着环保压力的上升,这些钾肥生产企业也面临停产。当地企业正在争分夺秒的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转型升级之路。在模式上,抱团取暖成为众望;在产品结构上,精细钾肥市场则迎来机遇。
  川渝地带的加工型钾肥企业众多,其发展一直备受关注。随着环保压力的上升,这些钾肥生产企业也面临停产。8月26日到8月30日,由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委会、中国化工报社《农资导报》共同主办的中国钾盐(肥)与中微肥产业调研纵深行活动的第一站来到了蓉城成都、旌城德阳、禹迹仙乡什邡和山城重庆,旨在通过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引导,从专业行业技术机构和媒体的视角对行业进行梳理。调研活动走访了当地生产一线的钾肥、复合肥生产商。通过这次对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硫酸钾、氢氧化钾、水溶肥及副产氯化钙和盐酸等不同品种、十余家企业的摸底。记者了解到当地企业正在争分夺秒的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转型升级之路。在模式上,抱团取暖成为众望;在产品结构上,精细钾肥市场则迎来机遇。
  加工型钾肥命悬环保
  在钾肥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环保督查似乎成为让四川多地加工型钾肥大面积停产的最后一根稻草。随着环保督察工作在全国展开,近期什邡市很多硝酸钾、硫酸二氢钾企业生产都在停滞。记者在当地看到,相互毗邻的十多家加工型钾肥企业都处于停产状态。由于很多企业都不在化工园区,随着来自环保部门的压力增大,化工企业进园区成为了必经之路。什邡市铭润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傅强表示,以往当地停产检修时间都在年底,现在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升级煤改气等环保装备。而专业生产工业级和食品级磷酸盐的什邡市岐山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停产了近1个月,煤改气使产品成本增大,目前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反映同一问题的还有新希望集团旗下的一家大型现代化工企业???成都华融化工有限公司。记者了解到,这家年产8万吨高品质氢氧化钾的生产企业是高品质氢氧化钾行业标准(HG/T3688-2010)、食品级氢氧化钾国家标准(GB25575-2010)起草单位之一,当地停产、减产让公司的产品供应出现问题。公司生产氢氧化钾的副产品盐酸基本无销路,只能便宜出售。
  在什邡市硝酸钾厂董事长杨思晋看来,当地企业遇到的困难还有很多。比如小微企业贷款,虽然国家政策方针正确,但是地方小微企业贷款困难重重;硝酸钾作为危化品运输成本较高,但是销售价格又上不去;国外先进技术封锁,当地企业开工率低;环境保护压力大,尾气、废水排放、氨氮废水处理设施增加成本;国内无序的市场竞争,导致两败俱伤等等。企业目前承担着原材料、燃料及运输成本和税收等压力。四川省什邡市农科化工有限公司邹泽亮认为,当地企业多、产能小也是一大痛点。本地产能虽然饱和,但一些硝酸氨、硝酸生产企业仍然看好钾肥市场。大家都在延伸产业链,虎视眈眈准备进入硝酸钾生产领域。一旦该地区产量增加,产能过剩,也将压缩很多企业的生存空间。
  企业由分散走向联盟
  最近5年,钾肥市场整体呈现稳中趋降的走势。氯化钾从最高点的2800元/吨,到2016年底的1900元/吨,价格下降近900元。但从农业应用的角度来看,钾肥价格走低,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肥料的广泛使用,有利于释放消费市场需求。环保只是客观因素,企业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中国化工协会化肥专委会秘书长亓昭英表示,利用停产阶段谋划全新的模式可以让企业在未来走的更稳。钾精细化工产品需要走精细化、高端化、差异化之路,对氢氧化钾、碳酸钾、焦磷酸钾等涉及医药级、食品级、电子级等品级的钾精细化工产品,要吸收国外先进装备与技术,创新工艺技术,提高品级,快速填补国内品种和规格空白。纵深行的目的是针对企业面临的问题进行梳理,通过机构和行业媒体为行业、为企业发声。通过行业机构和媒体搭桥、政府倡导、企业合作、会员与读者参与等方式,加速当地企业转型升级和产品创新,采取多种渠道为企业转型升级营造舆论环境,让当地优秀的农资产品和品牌产品走出去,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同时,各大钾肥生产企业,均面临着成本过高,设备相对落后等问题,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各涉钾企业进行设备升级改造,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除此之外,企业还面临着负担过重,杂费过多;物流运输费过高,能源费占成本比例过高等问题,集中采购原材料势在必行。当地企业也提出了抱团取暖的要求。邹泽亮认为,硝酸钾产业整体趋势良好,各个硝酸钾生产企业形成联盟,集体采购,降低成本,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扩大专业的营销队伍,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生产符合市场定位的钾肥产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钾肥 化肥 品种 营销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