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化肥

合理施用氮肥的基本要求




      4. 脲酶抑制剂 

      使用脲酶抑制剂,是抑制脲酶对尿素的水解,从而使尿素能扩散移动到较深的土层中,从而减少旱地表层土壤中或稻田面水中铵态及氨态氮总浓度,以减少氨挥发损失。目前研究较多的脲酶抑制剂有 o —苯基磷酰二胺, n —丁基硫代磷酰 三胺和氢醌。 

      国际肥料中心( ifc )在东南亚和非洲南部等地区进行苯基磷二胺( ppd )的水稻大田试验,取得明显效果。美国、英国、加拿大、荷兰等国进行氢醌在小麦和牧草等作物试验,也获得较好的效果。在某些试验中,有不稳定的现象和不明显的增产效果。 

      5. 硝化抑制剂 

      硝化抑制剂的作用是抑制硝化菌使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从而减少氮素的反硝化损失的硝酸盐的淋溶损失。 1975 年开始,美国环保局批准 cp 在玉米、小麦、高粱、棉花、水稻、马铃薯、番茄、甜菜等作物上使用。苏联、德国试验加 cmp 的硝铵,四周降低硝化率 14~16% 。英、意、法、荷、印、日等国试验双氰胺的硫铵,使小麦、燕麦增产 10% 以上,而且提高麦粒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国内试验 cp 、脒基硫胺等,效果还不稳定。 

      综上所述,科学地施用方法看来是目前提高氮肥增产效果,减少氮素损失,以提高氮肥利用率提高增产效果。 

      改善氮肥施用方法乍来是目前提高氮肥增产效果,减少氮素损失的一种比较切实可行而有效的措施。与表施氮肥相比,混施有一定效果,而且已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广泛应用。深施比混施的效果更佳,应积极解决施肥工雎和在实践中推广。以水带氮,让灌溉水或降雨将表施的氮肥带入土层中,是提高氮肥增产效果的又一措施。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使用技术 氮肥 深施 其它 施肥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