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化肥

农业肥料施用误区



   误区四:重视氮磷钾,轻视微肥。玉米对锌肥的反应很敏感。有试验表明:玉米施用锌肥,穗粒数可增加50—80粒,千粒重可增加15—30克,秃尖率减少50%左右,每亩增产8%—15%。 
   误区五:抽穗后用不着追肥、中耕。玉米抽穗后,有不少地块由于基肥施用不足或质量不高,追肥又已耗尽,土壤中的营养满足不了玉米的生长需要,这就急需酌施一些速效性的氮、磷肥,以防早衰,并促进灌浆和籽粒饱满,提高千粒重。这次“攻籽肥”要早施、穴施、适量施。 
   叶面施肥 
   叶面施肥,是指将营养液,按一定的剂量和浓度,喷施在植物的叶面上,起到直接或间接供给养分的作用。但叶面喷施也存在很多误区。 
   一、任意喷施。误认为在作物的任何生育期都可以喷施叶面肥。叶面喷肥是靠叶片吸收,这就要求农作物要有足够的叶面积,否则喷施的效果差,达不到目的。因此,喷肥一般应在农作物生育的中、后期进行,才能获得最大的叶面喷肥效益。 
   二、任意用肥。误认为任何肥料都可以做叶面肥喷施。其实不然,有些挥发性强的肥料,如氨水、碳铵等,喷施后挥发氨气,会对作物造成熏伤。另一类是某些作物禁忌肥料,如氯化钾、氯化钙等,就不宜在烟草等作物上喷施。 
   三、随时喷施。误认为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若雨后或清晨,叶片上有水珠或露珠时不宜喷肥,否则会降低喷施浓度,达不到浓度要求,效果差。晴天中午烈日当空忌喷,因为喷施后不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湿润状态,利用率降低。 
   四、浓度大效果好。严格控制施肥浓度。在适宜使用范围内,一般喷施的浓度宜低不宜高。但是,不同农作物耐肥力不同,有不同的要求;肥料种类不同,喷施的浓度也各异。浓度过低达不到喷肥效果;浓度过高,往往使叶片脱水,造成肥害。这是叶面喷肥成败的关键之一,如尿素作叶面肥使用,浓度一般为0.5%—2.0%;过磷酸钙为1%—5%;磷酸二氢钾为0.2%—0.5%;硼酸为0.1%—0.5%;钼酸胺为0.02%—0.05%;硫酸锌为0.05%—0.2%。同时要掌握苗期喷施的浓度要适当低些;生育中、后期喷施的浓度可适当高些;农作物生长正常时,浓度低些,出现脱肥缺素症时,浓度要适当高些;微量元素肥料喷施的浓度宜低些;常量元素肥料的浓度可适当高些;双子叶植物喷施的浓度要适当低些;单子叶植物喷施的浓度要适当高些。 
   五、加大喷施次数。错误地认为叶面喷肥的次数越多越好。全生育期短的作物,一般喷施1—2次;生育期长的可喷2—3次。根据苗情地力也可适当多喷1—2次。在同一生育期内连续喷施,每次应间隔10天左右。喷施微量元素肥料,喷施一次即可,欲要喷施第二次,间隔时间要拉长一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使用技术 施肥 喷施 果树 玉米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