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化肥

镁肥 南方红壤不可缺


镁作为植物所必须的中量元素,对植物代谢和生长发育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国南方红壤地区由于高温多雨,土壤含镁矿物风化及土壤镁素淋溶强烈,导致土壤供镁能力弱,许多地区的作物出现缺镁症状。
    研究人员对经济作物、油料作物、粮食作物、蔬菜作物和水果五大类22种作物236个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施镁肥后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南方红壤地区约有25%的旱地(包括园、林地和可利用的荒山草地)缺镁,面积达3亿亩。一般每亩施用氧化镁4公斤左右,可极大地提高其氮、磷、钾等养分的利用效率,可增产12%左右,增加纯收人60~125元/亩。按每亩80元的平均收入计算,3亿亩缺镁旱地可创经济效益240亿元以上。
    镁肥有效施用的技术要点如下:1.要考虑土壤有效镁含量。镁肥对作物有效性与土壤有效镁含量呈负相关。当土壤有效镁小于25毫克/公斤时,镁对黄豆、花生、茶叶等增产幅度大,达9.8%~40.2%。土壤有效镁小于50毫克/公斤时,施镁肥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增幅2.7%~11.2%。
    2.要考虑钾镁相互效应。施镁的效果受到土壤施钾的制约。土壤大量施钾后,更引起土壤供镁量不足,土壤中钾与镁有相互制约作用,适宜的钾镁比是高产高效的基础。经反复田间试验,较为适宜的钾镁比甘蔗为3.3,木薯5.1,花生、大豆2.1,黄麻、红薯2.4,西瓜1.7。
    3.要考虑作物种类和镁肥需求。镁肥的增产效果与不同作物的需镁量和对镁水平的敏感性有关。烤烟通过施镁反应敏感,其次是油菜和黄豆,小麦敏感度较低。
    4.要选择适宜的镁肥品种。不同镁肥品种性质不同,施用效果有差异。在红壤上施用以碳酸镁(菱镁石粉)、氧化镁效果最好,作物干物质产量增加76.1%和87.3%;其次是硫酸镁和海泡石粉(富镁纤维状硅酸盐),分别增产31.0%和22.5%;氯化镁效果最差。



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究员   徐明岗 
来源:农民日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使用技术 红壤 品种 花生 旱地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