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化肥

中国缓释肥料研究与生产现状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先后研制成功碳酸氢铵粒肥和用钙镁磷肥包裹的长效碳铵和长效尿素,但未形成规模化生产。 
    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研究所在国际上首次明确了脲酶抑制剂氢醌(HQ)和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的尿素氮缓释协同作用,并将其应用于缓释肥料的生产。先后研制、开发出长效尿素(专利号:85109580.1)、氮肥增效剂(专利号:90106467.x)、强效碳铵(专利号:95110211.7)和长效复合肥(专利号:96119508.8;98113795.4)等,实现了理论和技术创新,具有很高的理论意义和推广价值。
    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研制成功“涂层尿素”生产技术,其关键技术是涂层液的配制和涂复工艺。涂层液是有机和无机物质合成的胶质物质,且根据不同农业生态条件确定各类物质的组成比例,在特定的工艺条件下制成。涂复工艺采用造料塔内喷涂的的新工艺,并借助尿素本身的热量,使包膜干固一次完成。生产流程简便,原料易得,投资少,市场潜力大。专家介绍说,尿素涂层处理后,不仪具有显著的缓释、长效和高效的特点,而且能改善结块性状,不易吸潮,便于施用。经大面积试验,氮素利用率平均提高6个百分点,作物产量提高\0%左右,而且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和原子能所以及湖南农业大学等单位的科技人员,采用化学、物理的微乳化和高剪切技术,研制生产了具有缓释性能的纳米肥料。纳米肥料的胶结包膜剂胶团直径均在100纳米以内。纳米材料的小尺寸效应,可使肥料粒子带有磁效应,从而使肥料养分更容易被植物吸收,有效刺激植物生长。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的专家经过多年潜心研究,率先研制成功国内领先水于的新型缓释肥,其中沸石包衣尿素及其复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九六年国家级新产品证书,获市级科技进步奖和市推广一等奖。可控缓释包膜尿素,九七年通过专家鉴定。同时研制出中国首台喷涂式尿素包膜技术加工设备。通过调解包衣材料,肥料在土壤中的缓释速度达到可控,不烧苗,不伤根。在多种作物上町实现——次性施肥,不用追肥,简化施肥程序,使播种与施肥同步进行,从而大大降低了农业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山东农业大学研制成功控释时间长达70—400天不等的系列包膜控释肥产品,其核心技术是膜材料及相应的添加剂,通过调整配方可以设定膜上孔的数量、大小等控制养分的释放。控释肥的养分释放主要受温度、水分等条件的限制,根据作物的需要可进行释放时间和释放高峰期的调整。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制的包膜控释肥料是一种环境友好型肥料,也是国际新型肥料研制领域的热点与焦点。经过5年多的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研制出高分子材料为主体的复合型膜材料,既有控释的效果,又具光热可降解与生物可降解的特点。组建与改进了以沸腾床包膜塔为核心的加工设备,建立了“POCF”包膜工艺与相应的技术规程。(2)研制创建了中国缓/控释肥料的在线测试方法与相应评判标准,为该类肥料生产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3)在研究包膜肥料的商品性状、土壤农化性状、农学性状、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建立了缓/控释肥料的综合评价体系,对中国缓/控释肥料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4)依据作物营养规律,设计对应的控释参数(初期溶出率、微分溶出率、释放期),通过膜材料与包膜工艺的优化,研制出较低成本的蔬菜、草坪、花卉、玉米专用型包膜控释肥料。创建了土壤、植物营养调控理论与现代肥料工程技术交叉、紧密结合的高技术肥料产品技术平台。
    广东省农科院土肥所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就开始缓释肥料的研究,特别是在近年来取得可喜的突破性进展。利用自研的植物性复合控释包膜材料,应用混合展着包膜新工艺,率先在国内研发出廉价、高效、长效肥料产品。该复合控释包膜材料含天然植物素等物质,在大田中可以使肥料养分缓慢水解与释放,保持土壤对养分离子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并抑制氮素养分的淋失、挥发和损失,从而达到保持肥料氮素养分较长时间缓慢供应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包膜用的微生物菌剂,含有多种有益作物和土壤的菌株,能促进养分吸收,从而减少化肥用量:能降解土壤污染物质,解除重金属和农药危害,在全球日益关注资源环境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今天,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能。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使用技术 缓释肥料 尿素 施肥 氮肥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