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化肥

钾肥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不同土壤各种形态钾素含量差别很大,这主要归因于成土母质和风化条件的不同。我国北方地区,风化作用较弱,无论在什么母岩上形成的土壤,其粘粒部分都有大量水云母和保持交换性钾的能力较强的蒙脱类矿物存在,除质地较粗,粘粒含量低者外,一般供钾能力都高。

长江以南,由于风化淋溶作用逐渐增强,粘粒中水云母逐渐减少,而本身既不含钾且保钾能力又差的高岭类矿物和三水铝矿逐渐增多,所以土壤缺钾现象逐渐明显。在同一气候条件下缺钾的程度则与母岩有密切的关系。此外,由冲积和沉积物发育的土壤,常因土壤物质来源及质地的差异,钾素供给能力也会不同。

(二)不同地区供钾和需钾概况 

1.砖红壤地区:砖红壤和赤红壤(除花岗岩、变质岩所发育者外)及期形成的水稻土,是我国地带性土壤中缺钾最突出的土壤。特别是由浅海沉积物、玄武岩发育的土壤,其含钾的含量很低。我国钾肥的大面积施用,首先是从这个地区开始的,目前各种热带经济林木和农作物均需施用钾肥。这也是施用钾肥可获得高效益的地区。

2. 黄壤地区:从全国来看,这一地区的供钾潜力也是较低的,如广西由石灰岩发育的土壤,江西、湖南由红砂岩发育的土壤是本地区供钾水平最低的,因而钾肥效果也最为显著。丘陵地区由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土壤,对钾肥的需求也很突出。由河流冲积物发育的土壤,钾素水平要高于红壤,湖积物一般又高于冲积物。

3. 色土地区:西南和华中部分地区由紫色页岩发育的中性和石灰性紫色土,是南方地区供钾水平较高的土壤,但酸性紫色土含钾量较低,已有施钾效果的报道。

4. 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一地区由冲积和湖积物及黄棕壤发育的水稻土,其供钾潜力比华北、西北地区的土壤为低,但比华中地区红壤为高。目前高产的太湖水稻土地区,已开始显现钾肥的效果,旱作物小麦和油菜尤为明显。

5. 华北平原地区:本地区石灰性土壤的供钾水平因质地而不同。粘质潮土含钾量高,目前不需要钾肥。砂质土供钾水平中等,某些作物施钾有效。微酸性的棕壤是本地区供钾水平较低的土壤。总的来说,华北地区某些土壤上钾肥肥效有增加的趋势。

6. 西北黄土地区:这一地区的娄土、黑炉土受黄土母质的影响,供钾潜力 是高的,目前施用钾肥有明显反应的很少。

7. 东北黑土地区:黑土、黑钙土中含有很丰富的钾素,同时本地区复种指数不高,除特殊作物外,一般是不需要钾肥的,但草炭土是例外。

8. 漠境地区:本地区的土壤是我国供钾水平最高的土壤。 

提高钾肥效用的途径

(一)土壤钾素的含量和影响因素 

土壤中全钾(K2O)的含量一般约在0.3~2.5%,假如这些钾全部都是有效态的,则可供作物利用一二百年。可惜的是绝大多部分(98%以上)的上壤钾素存在于土壤矿物中,作物极难利用,我们称之为矿物钾,这是第一种形态,也是土壤全钾含量的主体。第二种形态钾是缓效性钾,通常占全钾的2%左右,它可以逐步释放出来,是速效性钾的贮备。当评价土壤的长期供钾潜力时,应主要考虑这种形态钾的含量和转化速率。第三种形态钾是速效性钾,以交换性钾为主,也包括少量水溶性钾。它只占全钾量的0.1~2%,作物当季所利用的主要是这一部分。

不同土壤各种形态钾素含量差别很大,这主要归因于成土母质和风化条件的不同。我国北方地区,风化作用较弱,无论在什么母岩上形成的土壤,其粘粒部分都有大量水云母和保持交换性钾的能力较强的蒙脱类矿物存在,除质地较粗,粘粒含量低者外,一般供钾能力都高。

长江以南,由于风化淋溶作用逐渐增强,粘粒中水云母逐渐减少,而本身既不含钾且保钾能力又差的高岭类矿物和三水铝矿逐渐增多,所以土壤缺钾现象逐渐明显。在同一气候条件下缺钾的程度则与母岩有密切的关系。此外,由冲积

(二)不同地区供钾和需钾概况 

1.砖红壤地区:砖红壤和赤红壤(除花岗岩、变质岩所发育者外)及期形成的水稻土,是我国地带性土壤中缺钾最突出的土壤。特别是由浅海沉积物、玄武岩发育的土壤,其含钾的含量很低。我国钾肥的大面积施用,首先是从这个地区开始的,目前各种热带经济林木和农作物均需施用钾肥。这也是施用钾肥可获得高效益的地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使用技术 钾肥 水稻 晚稻 水稻土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