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化肥

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国内外农化专家普遍认为,在其他生产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作物施用化肥可增加产量40%~60%。由于中国农民施用化肥多停留在经验施肥的水平上,化肥利用率仅30%~40%,因此浪费和损失惊人。本文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介绍科学施肥的基本知识和易操作的实用技术。应用此知识指导施肥可减少投人、增加产出、改善地力,获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中国人多,人均耕地只占世界平均的1/3;大部分耕地长期是投入少、产出多,土壤潜在肥力低;耕地中有机物循环和再利用率不高。所以,要多产出就需要有更多的化肥投入,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

1、提供大量优质农产品

  中国大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化肥施用得当,每千克养分能增产粮食8.5~9.5kg,经济效益较好。1992年我国化肥按养分计施用量为2930万t,N:P2O5:K2O=1:0.39:0.14,如果80%的化肥用在粮食作物上,仅粮食的增产量就占当年总量的45%~50%。

  从能量观点来看:1g化肥N(氮)约增产生物产量24g,每克生物能为4.2kcal,即lg化肥N能转换生物能量100.8kcal。但合成1g化肥N的耗能仅24kcal,增加了3倍多。当然,也有的农民增施化肥后增产不显著,原因很多,但不是化肥的本身而是施肥不科学造成的。

2、让更多有机肥返田

  有机肥和化肥的作用是一致的,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增施化肥提高了产量,不仅增加了粮食也增加了秸秆。粮食和秸秆的增多;使饲料、燃料、肥料的紧张状况得到缓和,也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社会对副食品需求,也增加了有机肥返田的肥源。

  一些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确有下降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种田不施肥、少施肥,或过量单施氮肥而忽视有机肥的返田等。

3、改善土壤养分状况

  据不同地区30个连续施肥5一10年的定位试验,在不施或少施有机肥的情况下,其结果:1每季亩施磷肥(P2O5)3一5公斤,土壤有效磷含量比试验前增加40%一90%;而不施磷肥则下降23%一54%。2每季亩施钾肥(K2O)5一10公斤,土壤有效钾比试验前平均增加20%左右。3增施NP(氮磷)或NPK(氮磷钾)化肥,土壤有机质含量升降幅度很小,影响不大。我国缺磷钾土壤面积日益增加,单靠有机肥返田远不能满足作物的需求,以上表明增施NP或NPK化肥不会造成土壤有机质下降,还可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对土壤磷钾含量的提高尤其明显。

  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不合理用肥确实会给土壤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在同一地块上长期单施氮肥,尤其硫酸铵往往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在酸性土壤上连续施用生理酸性肥料,会使土壤酸性加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施用较多的含氯化肥不仅会影响忌氯作物的产品质量;还会加深盐碱地土壤的盐碱化;过量施用氮肥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通过合理用肥可以减轻或完全避免。

  综上所述,化肥在我国农业生产中起很大作用,不仅给社会提供大量优质农副产品,而且有利于更多的有机肥返田,改善土壤肥力状况。同时,化肥施用合理也可以避免土壤结构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使用技术 化肥 施肥 粮食 氮肥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