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植物保护

江苏省小麦穗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



    5、粘虫。预计一代粘虫在我省苏南、沿江、沿海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其它地区轻发生。主要预报依据:据各测报点调查,东海高空测报灯监测3月12日见蛾,见蛾期与常年相仿;通州3月9日草把查见卵块,与去年相当,较常年早12-13天。截止4月7日,大部分地区百把累计诱卵量50-200块,通州百把卵达545块,如东283块。目前正处于卵孵盛期至低龄幼虫期,沿海、沿江、苏南及里下河地区普遍查见幼虫;而小麦将进入处孕穗至抽穗扬花期,长势嫩绿,食料充分足,利于繁殖危害。
    二、防治意见
    小麦穗期以赤霉病为主的重大病虫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大,危害重,穗期病虫防治事关夏粮丰收和全年粮食生产大局。各地要切实做好监测预警,坚持科学防控策略,加强技术指导,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全力打赢以赤霉病、白粉病为主的小麦穗期病虫防治总体战。
    一是强化监测预警。要加大对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重大病虫监测调查力度,增加调查频率和范围,准确掌握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田块病虫消长动态。要加强与栽培部门合作,积极开展小麦生育进程调查分析,及时掌握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小麦抽穗扬花时期,为分类指导提供依据;要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及早把握小麦抽穗扬花关键生育阶段的天气趋势,准确把握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发生趋势。要加强信息横向交流及纵向汇报,认真执行好重大病虫发生防治信息周报制、突发性灾情实时上报制度以及信息网络汇报制度,并及时将病虫发生防治上报至本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为准确预报和科学指导防治提供依据。
    二要全力打好以赤霉病为主的穗期病虫防治总体战。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防治策略,全力打好以赤霉病、白粉病、穗蚜为主攻对象,兼治粘虫、灰飞虱等病虫的防治总体战;坚持“主动预防、适期用药、药肥混喷、一喷三防”的技术措施,以赤霉病的防治适期、即小麦抽穗扬花初期为穗期病虫防治总体战的首次用药时期,并立足两次用药,即在第一次用药后5-7天进行第二次防治;如小麦扬花初期遇雨,可选择雨隙或抢在雨前用药,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治,保证防治效果。要根据病虫种类和抗药性状况,科学安排用药品种,并注意交替用药;对赤霉病,据近期浙江大学对我省小麦赤霉病菌抗药性监测,我省淮南部分地区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性频率高达30-50%,要停用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农药单剂,可更换戊唑醇、氰烯菌酯等单剂或复配剂,确保防治效果;对白粉病,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等药剂;对蚜虫,选用呋虫胺、吡蚜酮、吡虫啉、抗蚜威、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等;对粘虫,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等菊酯类农药或敌百虫、乙酰甲胺磷等有机磷农药或除虫脲等进行喷雾防治。要用足药量和水量,均匀施药。上述药剂施用时加入叶面肥或活力素,药肥混喷,防病虫、防早衰、防干热风,保粒增重。
    三要加强防治技术指导。要狠抓小麦穗期以赤霉病为主的病虫防控的宣传发动、舆论造势和气氛渲染,引起政府领导的重视和基层干群的关注,将病虫防治组织发动上升为政府行为,调整广大干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防治覆盖率,减少盲区和死角。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黑板报、明白纸等,以及12316手机短信、微信等形式,及时发布病虫发生和防治信息,尤其小麦赤霉病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暴发性,而适期开展药剂防治,不仅可有效降低病虫危害损失,还可以促进小麦保绿延衰、保粒增重,一喷三防、一药多效,要加大宣传力度,坚决克服侥幸和惜本心理,提高防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防治关键时期,要结合农业部提出的“春季防病治虫夺丰收行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病虫防治一线,指导农民把握适期,选对药种,正确防治。
    四要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要组织实施好“一喷三防”补助项目,今年省里统一采购了多·酮、氰烯菌酯和含戊唑醇或咪鲜胺复配剂三类农药,全部用于防治赤霉病,请各地及早准备,规范采购、及时发放,确保适时用药。要以“一喷三防”项目补助为平台,积极扶持、引导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小麦穗期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确保实现大面积上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在55%以上,高产增效创建示范区实现全覆盖,确保将穗期病虫危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资讯 小麦 品种 白粉病 粘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