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植物保护

2018年江苏省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


(5)白背飞虱。迁入期略早、迁入虫量偏少,5月底,苏南、沿江局部灯下及田间陆续见虫,较去年略早;全省四(1)代平均单灯累计诱虫139头,是去年的57%,是近年均值的26%,列2008年来第11位。7月15日前后系统田调查及大田调查,田间以低龄若虫为主,百穴虫量大多10-80头,卵量10-100粒;苏南、沿江局部虫量100-150头,卵量120-300粒;普遍低于去年同期,列2008年来第9-11位。

(6)二化螟。全省一代单灯平均累计诱蛾317头,分别是去年及2005年来均值的59%和93%,但沛县、新沂、睢宁等淮北局部地区普遍是上年的2-5倍;一代单个性诱剂平均累计诱蛾413头,是去年的83%,姜堰448头、如东515头、海安664头,均低于上年的580头、1084头、1345头。沿江、丘陵山区及淮北35个典型地区平均一代螟害株率0.36%,部分早播及防治不及时田块螟害株率3-7%,其他地区螟害株率大多小于0.2%。35个典型地区剥查,一代平均亩残留虫量85头,是去年的71%,其中沿江、丘陵及淮北高的350-500头,列2001年以来第14位前后;溧阳杂交稻区平均364头,列2001年来第1位;播栽早的水稻发生较重,移栽稻重于直播稻,如海安其中常规移栽稻亩虫433.3头(0-1350头),直播稻田亩虫23.15头(0-277.8头)。7月初以来平均单灯累计诱蛾27头,是上年的29%,平均单个性诱剂累计诱蛾25头,是上年的50%。

(7)大螟。全省一代单灯平均累计诱蛾130头,是上年的59%,为2005年来均值的47%;一代单个性诱剂平均累计诱虫185头,是去年的55%,其中张家港468头、如东463头、丹阳195头,均低于上年。二代单灯平均累计诱蛾26头,单个性诱剂平均累计诱蛾44头,分别是上年的79%和61%。7月中旬调查,二代螟害株率0.01-0.1%,苏南局部0.1-0.3%;剥查二代残虫,苏南、沿江、沿海及淮北30个典型地区加权平均亩残留活虫16头,是上年的73%,列2001年来第14-15位,射阳42头,列2001年来第1位;此外,田外玉米、茭白、蒲等寄主仍有一定的虫源。

2、品种布局与苗情

一是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随着优良食味水稻种植面积的加大,这部分水稻大多较感稻瘟病和稻曲病,且我省主栽品种抗稻瘟病的比例不高,加之同一品种连续多年种植,导致品种抗性退化,利于稻瘟病、稻曲病的发生流行。二是在田水稻栽培方式多样,生育期差异大,桥梁田多,利于迁飞性害虫迁移和螟虫辗转为害。下阶段水稻拔节孕穗后,田间郁闭度增大,田间小气候将利于纹枯病的扩展蔓延和“两迁”害虫的发生危害。三是据栽培部门分析,今年水稻生产前期,部分地区受灾,补种补苗,导致地区间、田块间苗情不平衡,且春季休耕地区生育期早,同一地区生育期甚至相差一个月以上,加上近年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快速推广,这部分苗情差异大,破口抽穗期遇阴雨天气概率大,利于稻曲病、稻瘟病的流行,生育期迟的田块也利于“两迁”害虫的滞留危害。

3、气候因素

据省气象台预测,今年8月降水量苏南地区偏多0~2成,利于“两迁”害虫的迁入及繁殖危害,也利于纹枯病、稻瘟病及稻曲病等真菌性病害流行,8月气温以正常略高为主,利于纹枯病的扩展蔓延;9月降水略少,温度正常略高,利于“两迁”害虫的滞留为害。预计盛夏期间(7~8月)将有2~3个台风影响我省,对两迁害虫迁入及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的流行较为有利。

二、防治意见

针对今年水稻中后期重大病虫发生态势,各地要围绕农业绿色发展要求,坚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两个理念,强化监测预报和防治指导,科学打好中后期重大病虫防治总体战,有效控制病虫危害损失,为水稻丰产丰收、提质增效打下坚实基础。

一要抓好监测调查,提高测报准确率。针对今年各地病虫发生的不平衡性,要紧扣“面广、量足、质高”要求,突出“三个结合”,即系统监测与大面积普查相结合、灯下监测与田间调查相结合、查虫与查卵相结合,增强调查的代表性和可靠性。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自动化、智能化病虫监测设备,提升监测预警的准确率,切实做到“底子清、情况明、监测准”,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发展动态,同时及时通过“江苏省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系统”报送病虫信息。要加强与栽培、气象等方面专家的联系,充分发挥水稻创新团队及专家协作组作用,定期开展趋势会商,不断校正预报结果,及时向社会和基层发布,按要求做好信息公开。

二要推行绿色防控,打好重大病虫防治总体战。因地制宜推广应用种植香根草、安装害虫性诱剂、人工释放赤眼蜂、使用生物药剂等生物物理防控措施,减少化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资讯 水稻 丘陵 品种 稻瘟病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