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植物保护

牧草病虫害的基本知识








RSS订阅|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首  页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公众参与
网上服务
专题专栏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辅助栏目 » 农业实用技术 » 养殖业



牧草病虫害的基本知识


 发布时间: 2017年03月17日  字体: 小中大  文字来源:贵州省草原监理站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一、牧草病害的基本知识

(一)牧草病害的概念

牧草与其它植物一样,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会遭受病原生物的侵害(或外界条件不适宜),导致其新陈代谢紊乱,生理或生物化学过程发生变化,最后表现为结构和外部形态上的异常,这种现象称为牧草病害。感染病害后,牧草抗逆性下降,生长不良(甚至死亡),草产品品质变劣,经济损失较大。

牧草病害和我们平时见到的机械损伤性质不同,是两个概念。无论生物因素或非生物因素都可引起牧草的损伤,例如昆虫和动物咬伤,机具重压和人畜踩踏等。损伤可以是突然发生的,受害牧草在生理上一般没有发生病理程序,不能称为病害。但是,机械损伤会削弱牧草生长势,造成伤口,为病原生物侵入创造了有利条件;而病害有一个发展过程,且病理变化对于一定的诱因(或病原)来说往往是较为固定的,有相对稳定的表现(症状)。

下面介绍几个相关概念。

牧草病害的发生可能受到某个因素或两个以上因素的作用,其中直接导致病害发生的因子称病原。生物病原称病原物。病原物是菌类的称病原菌。非直接致病的因素称为诱因。遭受病原生物侵染的植物称为寄主。如牧草幼苗遭受高温灼伤,引起病原菌侵染,导致茎腐病发生,被害的幼苗是寄主,高温是诱因,病原菌是直接导致病害发生的因子即病原。

1.牧草病害的症状

牧草感染病害后其外部形态和解剖结构上表现出的病态现象称为症状。根据症状产生的来源可以分为病状和病征两大类。

(1)病状

牧草受到病原物侵染后,牧草本身的病态表现称为病状。主要有以下几类:

变色 牧草感染病害后,病部出现不正常的颜色称为变色。叶片变为淡绿色或黄色的称为褪绿;叶片发黄的称为黄化;叶片变为深绿色与淡绿色相间的称为花叶。

坏死 牧草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受到破坏而死亡,称为“坏死”。叶片上坏死常表现为“叶斑”和“叶枯”两种。叶斑指在叶片上形成的局部病斑,依病斑颜色可分为黑斑、褐斑、灰斑等。病斑的形状有圆形、椭圆形、轮纹形和不规则形等。有的病斑扩大受叶脉限制,形成角斑。有的沿叶肉发展,形成条纹或条斑。叶枯是指叶片较大范围的坏死,病、健部之间往往没有明晰的边界。叶枯多由叶尖开始向叶基部发展。

腐烂 牧草植物的细胞和组织被病原物分解破坏后发生腐烂,腐烂可分为根腐、茎基腐和穗腐等。含水分较多的柔软组织受病原物酶的作用,细胞溶解、组织崩溃造成软腐或湿腐。腐烂后水分散失则成为干腐。幼苗的根和茎腐烂,导致幼苗直立死亡的称为立枯,幼苗倒伏的则称为猝倒。

萎蔫 牧草根部或茎部维管束受病原菌侵染,发生病变,水分吸收和输导受阻,引起叶片枯黄、萎凋的称为黄萎或枯萎。植株迅速萎蔫死亡而叶片仍呈绿色的称为青枯。

畸形 牧草被病原物侵染后发生增生性病变或抑制病变称为畸形。前者有瘿瘤、丛枝等。后者有矮化、皱缩等。此外病组织发育不均衡常导致卷叶、蕨叶、拐节等畸形病状。

(2)病征 牧草感染病害后,病组织上出现病原物产生的营养体和繁殖体称为病征,病征主要有以下几类:

粉状物 某些真菌相当数量的孢子密集在一起所表现的特征。可以分为白粉、黑粉、锈状粉等。这些病害就以症状特点分别命名为白粉病、黑粉病、锈病等。

霉状物 病部产生各种霉层,如青霉、灰霉、赤霉、霜霉等。它们主要是由真菌的菌丝体和孢子梗以及分生孢子组成的。寄主可能同时存在坏死和腐烂等病状。

菌核 病株体内外产生黑色、褐色、棕色或蓝紫色坚硬的颗粒或团块,大小相差悬殊,是真菌菌丝体组成的休眠结构。常引起寄主病部腐烂。

粒状物 病部产生各种大小、形状、色泽的小颗粒。包括真菌的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盘、子囊壳、子座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侵染 真菌 病原 细菌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