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植物保护

河南省2016年小麦赤霉病预防警报



一、趋势预测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流行性、气候性病害,近几年在我省发生较重,局部晚治漏治地区损失惨重。赤霉病不仅导致麦穗枯黄,籽粒秕瘦,严重减产,还因病粒含有毒素而严重影响小麦品质。根据菌源、品种和气象等条件综合分析,预计今春我省南部地区和北部高产灌区小麦赤霉病偏重发生,其他地区中度发生。若小麦抽穗扬花期间多连阴雨或雾霾、结露天气,赤霉病将在全省大流行。

预测依据:

我省南部小麦已经进入抽穗期,田间菌源充足,4月5日调查,镇平县的玉米秸秆带菌率19.2%,平桥区稻桩带菌率38.9%。

主导小麦品种抗病性差,具备赤霉病大范围集中感染的基础条件。据省气象局预报,4月15-16日,全省有小雨,4月18-20日南部有小雨,4月28日,全省有降水,中南部有中雨。4月份气温偏高0-1℃,气候条件对赤霉病菌侵染有利。

二、防控策略与措施

针对今年小麦赤霉病可能严重发生的严峻形势,各地要高度重视,及早部署,严密组织,实行“以防为主,主动出击,见花打药”的防治策略,认真落实“政府主导、属地管理、联防联控”机制,适时组织大面积统一喷药,预防赤霉病暴发流行。

各地植保部门要抓紧组织专家会商并发布预防警报;要综合考虑当地小麦生育期、品种布局、栽培管理水平和地理生态特点,提出详细的分区分时防控方案,为政府指挥大面积预防当好参谋;要全力做好赤霉病防治示范区建设,发挥技术示范带动作用;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宣传发动,迅速掀起预防赤霉病的高潮,动员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做到家喻户晓、应防尽防,最大限度控制赤霉病的发生危害。

预防技术措施:各要根据当地天气情况和小麦生育期情况,及早发布防治警报,在赤霉病流行风险大的麦区指导开展预防性喷药,要选择内吸性、渗透性、耐雨水冲刷性较好和持效期较长的药剂,用药量要足,喷液量要大,喷洒要匀。药剂用量:戊唑醇、羟菌唑等药剂每亩用有效成分7-10克,不仅具保护和治疗作用,且能显著降低毒素含量;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每亩用有效成分50-90克,氰烯菌酯每亩用有效成分40-50克,咪鲜胺每亩用有效成分10-15克,井岗·蜡芽菌每亩有效成分20-30克。若天气条件适宜病害发展,应在首次用药后7天进行第二次喷药,以保证防治效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资讯 小麦 有效成分 小麦赤霉病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