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植物保护

上海市水稻分蘖期害虫发生情况与防治意见_植保资讯


6月初以来,水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褐飞虱陆续迁入我市。四(2)代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同时在6月9日~14日,6月28日~7月3日出现两个迁入峰,局部地区迁入量较高。早栽稻区的大螟、二化螟和灰飞虱发生较重。为确保水稻的正常生长,望各区(县)加强水稻病虫害监测工作,认真做好对四(2)稻纵卷叶螟、四(2)代白背飞虱等病虫的防治工作。

一、发生情况

1、稻纵卷叶螟

发生特点:一是发生期比常年偏早。今年成虫杂草地6月6日始见,稻田6月15日始见,比常年偏早5天。二是总体迁入量较小,但局部较高。今年第一峰期蛾量每亩仅40头左右;第二峰期平均亩虫量为111头,最高1560头(崇明县站7月1日)。三是田间虫卵量比常年偏少,但地区间差异较大。7月4~5日全市抽查90块稻田,平均亩虫量为0.17万,最高0.88万头;平均亩卵量0.16万粒。目前虫卵量最多的地区主要在崇明县,平均虫卵量为0.51万,最高2.67万 (崇明东部),全市平均虫卵量比前三年同期略少。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近期本市主要以阵雨天气为主,对四(2)代蛾峰继续迁入非常有利。

2、白背飞虱

发生特点:一是始见期比常偏早,迁入峰明显。今年灯下始见期为5月19日,第一峰出现在6月8日~12日,峰期单灯诱虫平均30头,最高1050头;第二峰在6月28日~7月3日,平均805头,最高10400头(宝山罗泾7月1日)。截止7月5日平均单灯累计诱虫2227头,比前10年平均1275头明显增加。二是地区间发生量差异大,局部虫卵量较高。7月4日~5日田间调查,田间平均亩虫2.66万头,最高6.76万头。平均亩卵量23.62万粒,最高73.14万粒,亩卵量比常年同期的10.6万粒,增加了1.22倍。其中宝山区平均虫卵量为72.5万,最高240万。随着白背飞虱的继续迁入,田间虫卵量仍有一定的上升。

3、灰飞虱

目前田间平均亩虫量为2.44万头,重发区5.58万头;平均亩卵量5.39万粒,最高18.80万粒。监测结果,成虫比例占1.0%、五龄占0.5%、四龄占2.0%、三龄占15.5%、二龄占66.0%、一龄占15.0%。预计7月15日前后进入三代成虫扩散高峰期,随着三代灰飞虱的扩散和转株为害,将形成传播条纹叶枯病病毒的峰期。

4、大螟

今年灯下虫量在部分地区创历年新高,截止7月5日,全市平均单灯累计诱虫385.6头,是前10年同期平均270.9头的1.42倍。其中青浦区域站单灯累计1892头,是前10年平均721.6头的2.62倍。根据历年发生情况分析,水稻出现大螟受害症状是在二代和三代,出现一代为害症状极少见。而今年一代大螟在部分地区为害较重,发生区株受害率为0.23%,严重田受害株率达2.0%以上,发生区平均田间残虫量345头,最高630头。

4、二化螟

今年水稻二化螟在局部地区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宝山区灯下二化螟从5月15日至7月5日单灯累计诱虫量为76.5头,为前5年同期57头的1.34倍。7月5日调查,一般地区为零星为害状,重发田块为害株率1.5%。另外今年局部地区出现了稻苞虫和稻眼蝶等害虫。

二、防治意见

1、防治适期:全市大部地区为7月13日-15日,本市东北部地区的宝山、浦东部和崇明地区由于白背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发生较重,于7月8~10日进行防治。

2、防治对象:主治四(2)代白背飞虱和四(2)代稻纵卷叶螟,兼治大螟、二代二化螟和灰飞虱。

3、防治范围:全部水稻田,防治面积约150万亩。

4、选用药剂:

(1)防治稻纵卷叶螟和螟虫:可选用17%阿维·毒死蜱乳油100毫升/亩,或25.5%阿维·丙溴磷乳油60~80毫升/亩。

(2)防治飞虱: 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40~60克/亩,或30%混灭·噻嗪酮(抑虱净)乳油100毫升/亩或10%醚菊酯悬浮剂80毫升/亩。

三、注意事项

1、在放蜂、养虾、养蟹地区要慎用有机磷,养蚕地区要慎用沙蚕毒素农药,施药时应选择小机喷雾。

2、高温季节,尽可能在早晚喷药,以防中毒;同时要避开阵雨、雷电。

3、每亩用水量不少于30公斤,田间保持薄水层3天;周围有鱼塘和虾塘的地区,禁止田水排入河道。

4、注意轮换用药,一个生育期内同类药剂不能超过3次使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资讯 白背飞虱 稻纵卷叶螟 大螟 二化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