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害虫种类繁多,在粮食、棉花、蔬菜等的生产过程中每年都会遇到来自病虫害的威胁。农业病虫害最主要的不利影响是导致作物大面积减产,如长江流域曾发生过非常严重的水稻条纹叶枯病,影响到2000万亩农田。
日前,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和国家林业局造林司联合主办的“生物农药发展座谈会”上,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钟天润说,为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我国长期、大量生产使用了化学农药,由此造成了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两大问题。根据预测,我国农业病虫害发展趋势不容乐观,确保粮食安全,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探索环境友好的病虫害防治新途径。
化学农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人类防治农业病虫害的水平,但长期使用化学农药所导致的土壤退化、农药残留、水源和环境污染、生物链中断、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正日益凸显。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显示,部分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在环境中残留的时间之长、降解之难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而化学农药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正在引起科学界的高度关注。现在农业生产中一些常用的有机磷农药被蔬菜瓜果吸收后进入食物链,并最终进入人体。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秦启联博士向记者介绍说,根据农业部的统计资料,我国每年要使用农药140多万吨,其中主要是化学农药,占世界总施用量的1/3,我国是世界第一农药消费大国;平均每亩用药约1公斤,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以上。农药施用后,在土壤中的残留为50%~60%,且不易降解,由此成为农产品不安全的源头。我国出口的大蒜、香梨等都曾因农药残留而被大量退货,损失达数十亿元。同时,由于大部分化学农药是广谱性的,喷洒到田间,不光杀死了害虫,还杀灭了这些害虫的天敌,当化学农药失效后,害虫会再次快速暴发。农药使用过程中形成严重的面源污染,农药使用后造成的农产品残留超标等不良后果,都直接威胁我国的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5/2016-04-25/40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