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和落实农业部《2012年全国植物保护工作要点》[农办农[2012]1号]文件要求,切实做到早谋划、早动员、早部署,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于2月7日-9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2011年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暨2012年防治工作计划会,总结了2011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经验,谋划并部署了2012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
会议认为:2011年病虫防控工作成效显著,为我国粮食“八连增”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2011年防控粮食作物病虫害挽回产量损失1857亿斤,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率较上年增加3%左右,蔬菜、果树、茶树等作物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接近8亿亩次。主要经验:一是完善重大病虫防控机制。各地切实贯彻和落实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政府主导、属地管理、联防联控”三大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各级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指挥机构,明确了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防控责任。二是新发和突发病虫害应对及时。针对二点委夜蛾在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的暴发,农业部迅速下发了《关于迅速开展二点委夜蛾应急防控的紧急通知》,并制定了玉米田二点委夜蛾防控技术指导意见,有关省植保机构反应迅速,应对及时,采取多项有效防控措施,及时有效控制了为害。针对山西永济和吉林大安突发飞蝗,有关农业部门迅速组建地面应急防治队,及时协调航空公司调集飞机,组织应急防控行动,突发蝗情得到有效防控。三是病虫信息传递迅速。各地及时开通小麦条锈病、水稻重大病虫、二点委夜蛾、马铃薯晚疫病、蝗虫等值班电话和电子信箱,认真实施重大病虫信息值班和周报制度,全年植保系统共编发《治蝗快报》和《重大病虫周报》120多期。四是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2011年各地大力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工作,建立示范区100个,示范面积1000万亩,辐射带动全国完成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4.5亿亩(其中全程承包防治1.08亿亩),全国主要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18%。河北、陕西等省全面推广实施小麦后期的“一喷三防”技术,为确保小麦增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五是全面推进绿色防控。农业部印发了《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推进绿色防控工作原则、目标与任务。2011年建立国家级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区106个,带动全国各级植保部门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1500多个。四川省2011年地方财政投入绿色防控示范经费1000多万元,开展了果树和蔬菜等园艺作物的绿色防控示范;吉林省财政投入3800多万元,用于赤眼蜂和白僵菌防治玉米螟应用技术示范。2011年全面实施了以生物防治为主的蝗虫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重大病虫菌(虫)源地治理、生态控制和分区治理等绿色防控策略得到全面推进,玉米螟等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会议明确提出:2012年病虫防控工作必须实现“飞蝗不起飞成灾、境外迁入蝗虫不二次起飞、土蝗不扩散危害,重大病虫不大面积危害成灾”的总体目标。要确保粮食作物因病虫危害造成的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力争绿色防控在主要农作物上应用8亿亩次以上。
会议要求:2012年各级植保机构一要切实完善和落实重大病虫防控工作机制。要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全面落实属地管理的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制。二要切实做好重大病虫防控协调与组织。各级植保机构要因地制宜,及时制定重大病虫应急防控预案或方案,分区域、分作物、分病虫提出防控对策措施;小麦主产区要加强条锈病、赤霉病、吸浆虫、蚜虫、胞囊线虫等病虫防控,南方稻区要突出做好“两迁”害虫、螟虫、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等病虫的防控;东北稻区要突出抓好稻瘟病的预防控制;玉米产区要重点抓好玉米螟和二点委夜蛾的监测防控;马铃薯产区要切实做好晚疫病的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蝗虫、草地螟等突发性病虫发生区要完善防控预案,做好应急防控。三要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要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的自我发展和壮大模式。四要大力推进绿色防控。要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开展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与示范展示,要积极探索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推广模式的创新;加强绿色防控能力建设,要将绿色防控能力建设纳入新型植保体系建设规划,利用《植保工程》建设等项目,从植保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人员配备与培训,技术标准制定与实施等方面全面强化绿色防控能力建设。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5/2012-02-19/39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