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农药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包括原药生产、制剂加工、科研开发和原料中间体配套在内的农药工业体系,已经真正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农药创制能力的国家。目前,我国已能生产300多种原药、3000多种制剂,农药生产能力为130万吨/年(按100%有效成分计),完全可以满足我国农林牧渔及卫生防治的要求,并成为全球主要农药出口国,出口300多个品种,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农药工业总体上起步要比国外晚5~10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对农业病虫害的防治十分重视,把建立和发展化学农药列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1950年,我国决定在四川泸州化工厂建设有机氯滴滴涕生产车间,1951年投产,产量113吨,主要用于卫生防治。华北农科所、上海病虫药械厂研制的六六六也于1951年投产。有机氯农药的投产,拉开了化学农药工业的序幕。1957年,天津农药厂建成投产了我国第一个有机磷杀虫剂对硫磷的生产装置。
我国农药产量自2005年突破百万吨后,连续多年保持较快增长,已居世界第一位。2008年规模以上企业农药总产量达190.2万吨。而在1990年,我国仅有农药品种70个,产能38.5万吨/年,产量22.7万吨。“十五”末年(2005年)较“九五”末年(2000年),我国农药产量增长
60.4%,5年间年均增长10.5%。
我国农药品种的更新换代大致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解放初期至上世纪80年代初以有机氯农药为主的发展阶段,此类农药在该阶段曾经占到我国农药总产量的80%左右;第二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期以有机磷农药为主的发展阶段,此类农药产量最多时占到总产量的70%以上;第三阶段是21世纪以杂环类农药和生物农药为主的发展阶段,此类农药高效、安全、经济、环保,目前已占到我国农药总产量的60%左右。
60年来,通过对有机氯、有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逐步淘汰,我国农药产品结构更趋合理。我国三大农药品种比例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与此同时,以水乳剂、水分散粒剂、水悬浮剂为代表的高效、环保新剂型农药得到了较快发展。目前,我国已能够生产水乳剂、水分散粒剂、水悬浮剂、微乳剂、可溶性粉剂、微胶囊剂等几十种农药剂型,使我国农药原药与制剂的比例由最初的1∶3发展到现在的1∶8。
“九五”一开局,国家科技计划就及时启动了以农药自主创新为主要目标的南北两个农药创制中心的建设,标志着我国农药创制研究的正式起步。“十五”和“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的滚动支持,保证了刚刚建立起来的农药创制体系的稳步发展与平稳运行,实现了农药创制品种自主开发和市场份额的重要突破,在中国农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目前,我国在农药创制研究中新化合物合成能力已达到3万个/年,筛选能力达到6万个/年;已有3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制农药完成临时登记,其中7个已完成创制的全过程并取得正式登记,平均每年有2个创制品种取得登记并进入市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创制农药产品的数量目前已达到常用农药品种数量的10%,创制品种已累计推广使用2.2亿亩次,其中2008年度推广使用1.2亿亩次,创制农药品种开始进入农业病虫草害防治的主战场。据测算,我国自主创制的农药产品约占国内市场总额的2%,占国产农药产品国内市场份额的2.8%,实现了创制农药品种市场份额的重要突破。更为可喜的是,我国农药安全性评价GLP体系建设进展较快,已开始国际互认工作。
60年中,国家科技计划重点支持了重要农药骨干品种及其关键中间体的创新技术开发,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规模化、连续化、清洁化,形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示范意义的生产技术和装置,平均降低生产成本10%左右,减少排放达40%以上。不对称合成、催化加氢和定向硝化等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提升了农药行业的总体技术水平,节能减排成效显着。近期纳入国家“863”计划的农药废水处理项目的实施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大吨位骨干农药品种和重要中间体的清洁生产。这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对提升行业的创新能力,引领农药工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主要农药出口国。特别是近年来,农药出口量大幅增长,产品除销往南美、东南亚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外,还大量销往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出口300多个品种,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8年我国共出口农药48.5万吨,价值20.2亿美元。“十五”末期较“九五”末期,国产农药出口数量增长164.9%,金额增长202.4%,2000~2005年年均增长分别为22.4%和26.9%。我国的农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价格竞争优势,在产品大量出口的同时保护了我国的民族农药工业,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仍占据着绝对的国内市场份额,为我国的农业生产提供了物优价廉的作物保护产品,降低了农民支出和农业生产成本,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5/2009-09-21/38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