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技术应用

粮食干燥设备样机投入生产


范云兵

经过两年的实践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粮食干燥防霉技术和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创新研究”课题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课题累计投入资金达480万元,申请国家专利5项,干燥设备样机已进入备料加工阶段。

据了解,我国粮食产区特别是南方地区,稻麦收获期常常出现阴雨天气,收获后粮食含水率高达24%-35%。据有关专家统计,因气候潮湿,谷物来不及晒干或未达到安全储存水分标准造成霉变发芽,一般年景达5%,灾年达10%以上,每年损失高达300-600亿元。机械化干燥通过清选、装料、干燥、缓苏、冷却、装袋等工序,可以克服自然干燥的诸多弊端,确保粮食及时达到国库收购标准,价格也可提高5%-20%。但是,一套干燥设备十万到百万不等,农民难以承受。我国目前仅有干燥机2万多台,多用以烘土特产品为主,粮食干燥机械化水平不到百分之一。发展机械化谷物干燥,最大限度地减少粮食损失,已是粮食生产的当务之急。

为此,我国在2006年启动了“粮食干燥防霉技术和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创新研究”项目。到2010年项目完成时,将在全国建立5个玉米干燥技术示范区、5个水稻干燥技术示范区和1200个机械干燥示范户,示范区粮食霉变损失率降低50%以上。而经过两年的实践研究,我国的粮食干燥技术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粮食干燥防霉技术和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创新研究”团队在分析农村用小型粮食干燥机的使用环境特点和需求特点基础上,确定了小型干燥机械设备和农村用就仓干燥技术的研发目标和路线;以优化干燥工艺参数为研发核心,以优化设备结构减少材料为设计重点,在保证干燥效率和降低成本之间做出最优化设计,设计完成了3套可以用于设备样机试制的成型设备图纸;研究了稻谷干燥的水分转移规律及品质变化特点,建立了3种农户通风干燥试验仓;干燥设备样机设计进入备料加工阶段,设计了粮仓干燥设备配套的通风管路形式和通风设备,新仓配套的通风系统的设计及材料优选工作,确定了新仓型的结构形式;研究完成了农村储粮损失调查抽样方法。并进行了三大平原干燥示范,示范效果良好。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玉米 水稻 参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