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蔬菜种植技术 > 生姜种植技术

药用黄金"黄姜"大棚有性繁殖规模化育苗




  2.2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产量比较

  根据选生长最优单株测产结果:2001年5月7日移栽,2001年11月3日测产有性、繁殖单株根茎鲜重210g(生长6个月);而无性繁殖的为130g;生长2年无性单株为1850g,有性单株为2550g。第一、二年生有性优株根茎鲜重分别比无性优株增产61.54%、37.84%,同张友德的有性优株比无性优株增产121.4%~128.8%低,这是由于各自的遗传背景不一致的原因,但较大幅度增产是可以肯定的。

  2002年11月25日在同样栽培管理的条件下,对2年生的无性繁殖的黄姜生产田(2001年3月17日种植)测产,产量为26265kg/公顷;有性繁殖田(2001年5月7日定植),产量为30840kg/公顷。有性繁殖比无性繁殖增产17.4%,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2.3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病害发生情况对比

  通过分别对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1000株黄姜定期定点调查褐斑病、根腐病两种主要病害,有性繁殖的发病率明显少于无性繁殖的发病率。褐斑病发病株数无性繁殖比有性繁殖多17.8%,根腐病发病株数无性繁殖比有性繁殖多21.4%。

  2.4直接和间接效益显著

  2.4.1降低成本

  采用无性繁殖方式用种3750kg/公顷,按现在市场价3.00元/kg计算,种子投入要11250元/公顷;而采用有性繁殖种苗繁殖以0.05元/株(销售价),按最高用苗15万株计算,降低用种成本3750元/公顷。

  2.4.2提高产量增效

  测产结果:有性繁殖比无性繁殖增产17.4%计算,增产鲜黄姜3825kg/公顷,37.7公顷有性繁殖田可增产144t。按2002年商品鲜黄姜2400元/t计算,可增加间接经济效益34.56万元。

  3结论与讨论

  经过3年的研究,建立的黄姜大棚有性繁殖技术体系,使黄姜有性繁殖从理论研究和小面积试验阶段,上升到较大面积的生产应用水平。

  大棚育苗成苗率达85%以上,比目前研究报道的成苗率56.6%高;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大棚育苗于12月进行种子处理,1月播种,4~5月起苗移栽,生长两个生育期采挖。改变以往露地3~4月播种、翌年春移栽、第三年秋冬采挖的技术,使生产周期由3年缩短为2年。

  有性种苗与同期栽种的无性种茎相比:提高产量17.4%、抗病性显著增强。这是由于有性种苗具有杂种优势,比长期无性繁殖种茎生活力旺盛,生产种子的亲本遗传基础比无性好,年生长期比无性长15~20天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黄姜大棚有性繁殖规模化育苗技术,对于解决各种生产区长期以无性繁殖为主,致使姜种退化、产量不高、病害日趋严重等局面的改观,具有重要意义。加快黄姜有性繁殖育苗技术推广普及,进行有性与无性交替,应是今后几年黄姜生产的较佳之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无性繁殖 育苗 移栽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