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黑龙江省的洋葱栽培面积逐年扩大,许多种植户都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在许多洋葱种植区,洋葱“烂头”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使农民丰产不丰收,严重影响了广大洋葱种植户的积极性。下面就洋葱“烂头”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加以介绍。
1栽培措施不当引起“烂头”
1.1品种抗病性差洋葱品种间抗病性具有明显的差异,选用不抗病的品种如:福佳、5号、金状元等易引起“烂头”。生产上应优先选用抗病品种,如:卡木依、空知黄、福星、东科苹果洋葱、科士特、大庆黄皮;其次是较抗病的品种,如:纽约早生,金矿2、3、5号,泉州黄金玉葱。
1.2营养不均衡洋葱生育前期是需氮高峰期,若缺氮则营养体小,鳞茎成熟度低,产量下降;若施氮过多,则导致洋葱组织柔软,增加了病菌的侵染机会,进入鳞茎膨大期,若氮吸收过剩则表现出缺钙,导致根部和生长点发育受阻,影响鳞茎的膨大和品质,引发内部鳞片腐烂(心腐)和外部鳞片腐烂(肌腐)。若是磷吸收过剩,则外部鳞片缺钙,内部鳞片缺钾,鳞茎盘表现出缺镁,也会导致心腐、肌腐和根腐。缺钙是引起洋葱烂头的主要原因之一,补钙可用0.2%的硝酸钙水溶液或0.5%的氯化钙水溶液、1%的过磷酸钙液、脐腐速克灵300倍液叶面喷洒。在收获前10~13d(天),在雨后向洋葱叶面撒施碳酸钙粉105kg?hm-2,或在洋葱地上部茎叶被切掉之后立即向刀口撒施碳酸钙粉105kg?hm-2。栽培洋葱应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N、P、K的比例应为1.6∶1.0∶2.4,同时也应考虑微量元素钙、镁、硫、铜、硼等的摄入。P、K肥以作基肥为主,N肥以作追肥为主。
1.3叶鞘松动,流进雨水这也是引起洋葱烂头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鳞茎膨大生长的后期,第1~2叶已枯黄,3~4叶的叶尖发黄,此时鳞茎内由于没有新的叶片充实叶鞘而发生中空,导致叶鞘包裹不紧,若遇连阴雨天或喷灌,水会顺着叶片流入到鳞茎内,鳞茎极易受腐败性细菌感染而腐烂。因此在鳞茎充分膨大后,田间植株刚刚开始倒伏时,要将直立的植株全部人工压倒,防止雨水流入鳞茎。同时也应及时收获,集中管理,以防雨淋。
1.4伤口感染在洋葱的田间管理、收获、剪头、晾晒、运输、贮藏过程中,葱头极易受到机械伤害而产生伤口,同时葱地种蝇的幼虫在地下蛀食鳞茎也可造成伤口。因此应尽量减少机械损伤,防蛆应在定植前将幼苗用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灌根或50%辛硫乳油1000倍液、2.5%溴氰菊醋乳油3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防治。
1.5贮藏条件不适,洋葱发芽若洋葱贮藏的温湿度偏高,会使养分消耗加快,导致鳞茎发软、中空、迅速发芽、生根、品质下降,食用价值大大降低,且易“烂头”。商品用洋葱适宜贮藏温度为-3~0℃,采种用洋葱适宜贮藏温度为0~3℃,相对湿度在70%以下。而且在采收前15d(天)应停止灌水,采收后3~4d(天)喷施1次0.25%的青鲜素或30.2%的芽敌(抑芽丹)600倍液、21.7%如意(烟草抑芽剂)350倍液,防止洋葱出芽。
2侵染性病害引起“烂头”
2.1洋葱软腐病症状:病原为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属细菌病害。在鳞茎膨大期、贮藏期均可发病。鳞茎膨大期感病时,第1~2片叶的下部产生半透明灰白色斑,叶鞘基部软化腐烂,汁液外溢,散发出强烈的腐烂臭味。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在鳞茎中越冬,也可在土壤中腐生,通过肥料、雨水或灌溉水传播蔓延,后经伤口侵入。葱地种蝇幼虫也可传病。低洼地、连作地、徒长植株易发病。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用50%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7%可杀得微粒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倍液,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7~10d(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2.2洋葱颈腐病症状:病原为葱属葡萄孢,属真菌病害。主要为害叶鞘和鳞茎的颈部,先产生淡褐色大块病斑,后内部组织变褐腐烂,湿度大时病斑上长满灰色霉状物,后期可在鳞茎表皮下产生黑褐色片状菌核。贮藏期在颈部或肩部呈现淡褐色变软凹陷斑,鳞片间有灰色霉层,最后形成许多黑色小菌核,有时与软腐病混发。
传播条件和发病条件:该菌多以菌丝体或菌核潜伏在鳞茎或病残体上越冬,再由菌丝或菌核上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病菌从叶片的伤口或枯死的部位侵入、扩展,引起鳞茎或颈部发病。生长后期遇连阴雨或贮藏期湿度变大时发病重。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z/shucai/36/2010-05-21/73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