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特征特性
第1雌花节位2~3节,雌花多,成瓜性好。瓜绿白色,圆筒形,长20cm左右,无果把,单果重100~120g,品质好。耐阴、耐寒,长势强。抗霜霉病,白粉病。适合春保护地极早熟栽培,上市时间比白丝条早10d以上,产量3000kg/667m2以上。
2. 栽培技术
2.1 土地选择,整地作畦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忌连作,提倡水旱轮作。深翻炕土,重施底肥,每667m2施有机肥2500kg或TBS复合肥60kg作底肥。按宽1.33m开厢,深沟高厢,整地作畦。
2.2 适时早播,培育壮苗1月下旬至2月中旬电热温床或火窑子育苗。每667m2需种子150~200g。播前对育苗床土进行无害化处理,播后盖石谷子,浇透底水,盖上地膜。待出苗70%后除去地膜变作小拱棚。适时通风炼苗,预防苗期猝倒病。苗龄25~30d。
2.3 栽培方式大棚栽培,或地膜+小拱棚栽培,或地膜覆盖栽培。
2.4 定植1叶1心即可定植。亩植1800~2000窝,每窝2株,即每厢种2行,退窝50~56cm,淋足定根水。
2.5 覆盖期的管理定植后保温防寒,促进迅速缓苗,保证全苗。做法是密闭大棚或小拱棚,天气好时中午进行短时间通风。随着温度升高,植株长大,逐渐延长通风时间,增大通风量:由晴天中午过渡到阴雨、雨天通风;由棚门通风过渡到棚门、棚角同时通风,棚周通风;由中午通风过渡到白天通风、全天通风。地膜+小拱棚覆盖栽培在初花期揭去小拱棚后搭架绑蔓;大棚栽培卷须出现搭架绑蔓,结果初期揭去大棚。
2.6 搭架、绑蔓架型以“人”字架为宜,每窝插1根竹竿后即绑第1次蔓,以后每长3~4节绑蔓1次,直到架的顶部。
2.7 追肥黄瓜喜肥而不耐浓肥。定植后勤施淡粪水,粪水比1:6;抽蔓期粪水比1:3;结果期加大施肥量,粪水比1:1~2,一般每采收2次即追肥1次。
2.8 病虫防治
2.8.1 猝倒病在低温(15~16℃)、高湿、播种过密、光照较弱的条件下最易发病。
农业防治:(1) 育苗床土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8~10g与适量细土混匀,取1/3作垫土,2/3作覆盖土;(2) 种子处理。温汤浸种(两开一冷)或选用50%消菌灵水剂1g药兑水1kg进行种子消毒,或用种子重量0.3~0.4%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3) 稀播,加强通风透光,降低苗床湿度。
化学防治:以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百德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400倍液喷淋防治。以上药剂最多使用2次。
2.8.2 霜霉病在温度20~26℃,湿度85%以上条件下最易发病。“梅雨”季节,种植过密最利于本病流行。
农业防治: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深沟高厢栽培;减少氮肥施用,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
化学防治:以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喷雾,最多使用3次,施药后距收获不少于3d;或58%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最多使用3次,施药后距收获不少于7d;或70%乙磷铝锰锌可湿性粉剂亩用100g,最多使用3次,施药后距收获不少于7d;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亩用100~133g,最多使用3次,施药后距收获不少于5d。
2.8.3 蚜虫亩用10%吡虫灵10g兑水喷雾,最多使用3次,施药后距收获不少于5d;或亩用5%蚜虱净20ml喷雾,最多使用3次,施药后距收获不少于6d;或用3%辟蚜雾3000倍液喷雾,最多使用3次,施药后距收获不少于11d,或亩用大功臣10g兑水喷雾,最多使用3次,施药后距收获天数不少于7d。
2.9 采收谢花后10~15d即可采收。根瓜要早采,盛采期每2d即采收1次。
3.特别注意事项
3.1 本品种系雌型杂种,雌花多,不需喷施乙烯利增加雌花。
3.2 结果初期若遇低温可用激素点花提高座果率。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z/shucai/11/2008-12-29/65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