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水果种植技术 > 草莓种植技术

草莓跨季生产高效栽培技术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海门市开始栽培大棚草莓以来,草莓生产实现了从正季变为反季生产、从短季变为长季生产、从低产变为高产的“三大转变”,每667平方米产量2000kg以上,产值为8000~10000元。现将其跨季生产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培育优质壮苗

    1.1 选择适宜品种

    根据品比试验,以丰香成熟最早,11月上市;冬季平均单果重25g,最大的果重125g;果色鲜艳;果实剖面无空心,无白筋;口感好,香味浓;抗病性较强。平均单株产量314.3g,667平方米产量2200kg。

    1.2 培育脱毒壮苗

    生产中如连续使用产果母株繁育草莓苗,则因病毒累积而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故须培育脱毒种苗。

    ①建立专门的育苗圃 应选未种过草莓的田块,最好是水稻地,要求土壤肥沃,排灌方便。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kg、复合肥15kg、尿素10kg。耕翻耙细,作成2m宽的畦。育苗圃全部用防虫网隔离覆盖,以防蚜虫传播病毒。

    ②精细培育母株 育苗圃草莓母株的培育主要抓三点:一是及早定植,母株栽植宜早不宜迟。一般于4月上中旬将母株栽植于育苗圃,2m宽的畦栽1行,株距50~60cm,每667平方米栽600~700株。二是去花穗(母株抽出的)除杂草,三是激素调控。母株定植成活后喷1~2次50mg/L的赤霉素液,促进匍匐茎生长。

    ③实行“两段育苗” 即秧苗培育过程分匍匐茎苗培育和假植培育两个阶段。匍匐茎苗培育期着重注意三点:a.必须经常喷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匍匐茎前伸和茎节生根。b.引蔓压茎,匍匐茎伸出时及时将其呈放射状引导分布;匍匐茎抽叶时,用细土埋压茎节,促进发根下伸。c.及时分苗,当匍匐茎苗具有2~3叶展开叶时,及时将其从母株上分离出去,以利节省养分,利于后期苗的再生。

    假植培育中强调三点:一是假植培育中假植不能太迟,一般7月移栽,行株距为15cm×15cm。二是遮荫覆盖,除移栽后5天内,每天浇1~2次水外,还需用遮阳网架空覆盖,日盖夜揭,以促进成活。秧苗成活后,逐渐除去覆盖。三是及时控氮,新苗长出2~3片新叶后,及时剥除老叶,8月中旬后控制叶量为4~5叶,并停施氮肥和控制浇水,保持土壤适度干燥,促进花芽分化。

    2 设施栽培、跨季生产

    2.1 定植

    一般9月中下旬定植,最迟不迟于10月上旬。1畦栽2行,行距30cm(定植行离畦边15cm),株距15~20cm。栽时注意将草莓根茎基部弯曲的凸面朝向垄外侧,以便花穗都向垄外侧抽生。栽植深度“深不压心,浅不露根”。

    2.2 适时扣棚覆地膜

    一般在10月下旬扣棚保温。冬季实行多层覆盖,即除了棚膜、地膜外,最冷月份还加盖“天幕”,即离棚膜20cm下再覆一层大棚,促使草莓不休眠,确保棚内草莓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

    扣棚时开始覆盖地膜。为方便快速,覆地膜方法改破膜提苗为畦面对接法:即一畦两膜,从畦侧覆起,盖到草莓处用刀破膜伸苗,两膜在两行苗中间垫迭。刚扣棚时不能将地面全部覆膜,因为此时棚内温度较高,易造成空气干燥而烧叶,仅盖到高畦的侧面,畦沟暂不覆盖,以便保持高温高湿环境。

    2.3 适喷赤霉素

    为克服草莓休眠,促进生长,保温后须随即喷赤霉素。喷赤霉素应注意几点:a.扣棚保温后,就要喷。b.喷时天气要晴好。c.浓度以8mg/L为宜,每株5ml。d.对准植株心部叶喷,每株1次。e.第一批果采收结束,剥老叶后7天喷1次赤霉素。第二批果采后,同样处理。

    3 高畦种植,施足肥水

    3.1 整高畦,巧施基肥

    大棚草莓生长过程中需要多次灌水,深沟高畦栽培为宜。一般整成“沟三畦六深二”,即沟宽30cm,畦宽60cm,沟深20~25cm,每畦栽2行草莓。

    将整畦时惯用的基肥施用方法――漫施法改为“间层施肥法”。间层施肥法有“夹层式”与“间沟式”两种方法。“夹层式”施肥:将园地深翻,耙细整平后,将肥料均匀撒施于种植畦的部位,畦沟处不撒,然后将畦沟处的松土铺放到畦面上,最后筑成宽60cm,高20~25cm的栽植畦。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kg,复合肥30kg。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草莓 育苗 施肥 假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