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花卉种植技术 > 梅花种植技术

养殖梅花鹿基础知识


一、梅花鹿的生态习性常识

  A、梅花鹿形态特征:

  梅花鹿为中型鹿。体长1.3-1.5米,肩高0.85-1.0米,尾长约0.2米,体重80-130公斤。体为棕红色,有白色斑点,酷似梅花而得名,头略圆,颜面部较长,鼻端裸露,眼大而圆,眶下腺呈裂状,泪窝明显,耳大直立。颈细长,躯干适中。四肢细长,主蹄狭尖,侧啼小。尾短。臀部有明显的白色块斑。体毛棕色,夏毛较鲜艳,白色梅花斑明显,冬毛略比夏毛深,有绒毛,但无白色斑点,有的仅隐约看到。

  仅雄性具角,共有四叉,眉叉向前斜伸,与主干呈一钝角,第二枝位较高,因此常被误认为它没有第二枝,主干在末端分成两小枝。幼兽体色较鲜艳,体背及体侧有密集的白色斑点。

  B、梅花鹿的种类:

  梅花鹿有10个亚种。有我国华南亚种、东北亚种、山西亚种、四川亚种。

  C、梅花鹿的生活习性:

  1、梅花鹿是喜欢集群的动物,每群由2头数十头不等。但随季节不同,群的结构发生变化,在繁殖季节,鹿群的组合是由1头结壮成年雄鹿,1-10多头成年雌鹿、一些亚成体和幼鹿组成,被称为“繁殖群”;5-7月间,是梅花鹿产仔季节,临产雄鹿离群到辟静隐蔽处产仔。随后自带幼鹿生活或与其他母子群组合起来,有时多达数十头。被称为“母子群”。非繁殖季节有数头完全是成年雄鹿或成年雌鹿组成的小群,称为“雄鹿群”和“雌鹿群”。

  2、梅花鹿主要在晨昏活动,多在离水源不远和食物较多的地方徘徊,活动范围大约5-15km。

  D、梅花鹿的食性:

  梅花鹿为纯植食性动物,采食各种草本植物、乔木和灌木的叶、芽、嫩枝。

  E、梅花鹿的繁殖特点:

  梅花鹿为季节性发情动物。每年秋季发情,10-11月为交配盛期。这时,它们显得烦燥不安、食欲减退,尤其雄鹿,性凶好斗,如果鹿群中存在两头以上成年雄鹿,必会发生激烈的争斗,其结果不是两败俱伤,就是强者把弱者赶出群外。直至交配期过后,才慢慢恢复正常。怀孕期为7.5-8个月,每胎1仔,极少有2仔。幼鹿在3月龄以内增重最快,以后逐渐减少。

  二、投资梅花鹿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A、场地的准备:

  鹿场搭建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的地方搭建鹿场。鹿活动量较大,鹿舍占地面积每头2~3平方米,运动场8~10平方米。用石板或平滑木板或水泥板铺地,使粪便等易清扫。在鹿场周围设置栏杆,高2.5~3米,以防鹿善跳而逃逸。不应选择在工矿区和公共设施附近,不要在被牛羊传染病污染过的地方或畜牧场旧址上建场。

  B、设施的准备:

  鹿舍、精粗饲料库房、饲料加工调制室、青贮窑(壕)、鹿茸和鹿其他产品加工室、兽医室、其他副业生产用的建筑。

  C、技术的准备:

  养鹿的技术主要靠自己到书本报刊杂志中学习,也可到本网电子刊物"养鹿技术文荟"等栏目学习,不断提高、丰富饲养养技术。

  D、饲料的准备:

  鹿场要有足够的饲料地或者有可靠的供应各种饲料的基地。完全圈养的梅花鹿每年每只平均需要精饲料350~400千克,需要粗饲料1200~1500千克。

  E、防疫的准备:

  梅花鹿抵抗力强,发病率低,在人工饲养下,发病较少,但有时也会香乙型脑炎、狂犬病、炭疽、大肠杆菌病等传染性病,在人工养殖时也要注意防治。

  F、引种的准备

  引种前要全面、多方位了解供种货源,掌握饲养的基本知识,要到有种苗经营资格单位购买的原则、坚持比质、比价、比服务的原则、坚持就近购买的原则,把好苗种的质量关、价格关。

  三、饲养管理梅花鹿基本知识

  A、饲养管理仔鹿

  1、哺乳仔鹿的饲养管理:

  通常仔鹿出生时全身毛湿。除靠母鹿舐干外,必要时应采取人工辅助措施。如用抹布擦干湿毛,使仔鹿及早吃到母乳(初乳)。健康良好的仔鹿产出后0.5~1小时即能站起觅母乳。鹿乳的特点是水分少,干物质多,乳脂含量高,仔鹿少量吸吮即能满足。一般母鹿每隔3~4小时喂乳一次,每次不过2~3分钟。

  在仔鹿哺乳期,饲养管理人员必须注意避免有气味之物,如酒精、香皂等触及仔鹿,否则母鹿嫌其有异味而拒哺。

  如果分娩后母鹿死亡或有病不能哺乳及乳汁不足时,必须采取人工哺乳措施。通常用牛乳或山羊乳代替,因新鲜乳比奶粉好,若新鲜乳不易求得,不得不用奶粉时,须将冲泡的奶粉浓度略微提高,以适应仔鹿生长发育的需要。人工哺乳的时间、次数和哺乳量根据仔鹿的日龄、初生重和发育情况来决定。在无经验标准的情况下,仔鹿人工哺乳的给量可参照犊牛的人工哺乳量。人工哺乳的卫生要求比较严格,必须坚持做好乳汁、乳具的消毒,防止乳中出现细菌和发生酸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鹿茸 大豆 玉米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