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插条要在健康植株上采集,用50%多菌灵800倍液浸泡后扦插。
⑤及时销毁病株。
⑥植株被病菌感染时,迅速施药,可用25%苯莱特可湿性粉剂200~400倍液或50%代森铵乳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溶液淋灌根茎周围和喷洒植株,连续数次。
5 褐斑病
5.1 病原
为Septoriachrysanthemi。
5.2症状
多发生在高温、高湿季节,危害叶片,由下至上蔓延。初期病斑圆形,黄色至褐色,边缘明显;后期病斑中心变为灰褐色至灰黑色,并生有许多小黑点,严重时叶片干枯。
5.3防治
①入冬前剪掉老茎,连同落叶一并烧掉。发病初期摘除下部病叶,集中烧毁。
②增施磷钾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可提高菊花抗病力。
③发病初期,喷50%多菌灵800~1000倍液、50%托布津1000~15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喷洒1次,可控制病害。
6 黑斑病
6.1 病原
为Septoriachrysanthemella和S.obesa。
6.2 症状
主要为害菊花的叶片,初期叶片上出现小黑点,而后逐渐扩大,边缘呈黑褐色,中心呈灰黑色,病重时连接成片使全叶焦黑脱落。
6.3 防治
①在雨水多、连作种植的情况下发病严重。合理换茬种植,盆栽土应每年更换。
②注意开沟排水,降低土壤湿度。
③浇水要适量,晴天多浇,阴天少浇,注意通风透光。
④及时清除病叶、病株。
⑤发病期间将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与80%敌菌丹2000倍液混合喷洒,可收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7 灰霉病
7.1 病原
为Botrytiscinerea。
7.2 症状
主要为害菊花的叶、茎、花等部位。叶受害时,在叶片边缘呈褐色病斑,表面略呈轮纹状,叶柄和花柄。先软化,然后外皮腐烂。花受害时影响种子成熟。
7.3 防治
①高温多雨、氮肥施用过多、栽植过密或土壤质地黏重等,都易发生病害。生长季节注意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不偏施氮肥,防止土壤积水。
②发病时可喷施50%托布津1000倍液或多菌灵500倍液防治。
8 霜霉病
8.1 病原
为Peronosporadanica。
8.2 症状
为害菊花叶片、叶柄、花梗、花蕾和嫩茎。春季幼苗期发病,叶片背面和嫩茎上长满白色菌丝,病叶褪绿、向上微卷,并自下向上枯死。枯死叶片不脱落,悬于茎上,轻者成为弱苗,重者幼苗枯死。秋季发病,叶片、嫩茎、花梗和花蕾上均长满白色菌丝,并逐渐萎蔫,最后全株变褐枯死。
8.3 防治
①清除感病叶片、病茎和病花,集中销毁,注意通风降湿。
②移栽前,将幼苗用40%乙磷铝300倍液浸5~10分钟,晾干后栽种,可有效控制苗期病害流行。
③春季发病时喷40%乙磷铝250~3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2次。秋季于9月上旬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50%多菌灵800~1000倍液、40%乙磷铝300倍液、50%瑞毒霉300倍液,每10天喷1次,连喷3~4次,可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9 病毒病
9.1 症状
病毒侵染后菊花顶梢和嫩叶蜷缩内抱,中上部叶片出现明暗不一的淡黄斑块,俗称花叶病。植株表现矮小、根系长势衰弱,叶片、花朵畸形,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和观赏效果。
9.2 防治
9.2.1 病毒可通过刺吸式口器昆虫传播,要及时防治蚜虫等害虫。
9.2.2 选留健壮、无毒的脚芽和顶梢育苗。
9.2.3 病害发病初期可喷洒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或高锰酸钾1000倍液。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z/hua/16/2008-12-12/98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