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花卉种植技术 > 海棠种植技术

西府海棠常见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西府海棠,学名MalusmicromalusMakino,别名小果海棠,属蔷薇科苹果属。西府海棠树姿优美,但近几年来,因其病虫害发生较重,故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受到了一定制约。

  褐边绿刺蛾幼虫
  
  褐边绿刺蛾学名为Latoiaconsocia(Walker.),属鳞翅目,刺蛾科,别名绿刺蛾、青刺蛾等,分布地域广泛。
  
  发生规律褐边绿刺蛾一年发生一代,老熟幼虫在枝干或地下的茧中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开始化蛹,6月上中旬至7月中旬为成虫期。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卵数十粒呈鱼鳞状排列,多产于叶背主脉附近,每只雌成虫产卵150余粒,卵期7天左右。幼虫8月危害最重。幼虫共8龄,少数9龄,初孵幼虫在原处取食卵壳,1天后蜕皮,并将蜕下的皮吃掉,以后幼虫开始啮食寄主叶肉,稍大后将叶片吃成缺刻或孔洞,6龄后则将叶片全部吃光,仅剩叶脉。低龄幼虫有群集习性,4龄后逐渐分散危害。8月下旬至9月下旬陆续老熟,多入土或在树枝干上做一石灰质的茧越冬。
  
  防治方法秋冬季人工挖虫茧烧毁。幼虫群集为害时,摘除虫叶,人工捕杀幼虫,捕杀时注意幼虫毒毛。在成虫发生期,利用灯光诱杀成虫。幼虫3龄前选用生物或仿生农药,如可施用Bt可湿性粉剂500至700倍液、1.2%苦烟乳油800至1000倍液等。幼虫大面积发生,可喷施20%速灭杀丁2000至3000倍液、2.5%敌杀死1500至20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保护天敌,如刺蛾紫姬蜂、螳螂、?蝽等。

  桃红颈天牛幼虫

  桃红颈天牛学名为Aromiabungii(Faldermann),属鞘翅目,天牛科,别名红颈天牛、水牛、铁炮虫、木花等。

  发生规律此虫在河北省任丘华北石油矿区2至3年一代,以低龄幼虫和老熟幼虫在树干蛀道内越冬。
  
  成虫白天外出活动,2至3天后开始交尾产卵。常见成虫于午间在枝条上栖息或交尾,雌虫交尾后4至5天开始产卵,多产在主干、主枝粗皮缝隙,无刻槽,一般在离地30厘米左右较多。产卵期5至7天,产卵后不久成虫便死去。
  
  卵经过7至8天孵化为幼虫,幼虫孵化后蛀入皮层,自上向下蛀食韧皮部,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不规则串食韧皮部内层和木质部表层。当年幼虫生长为6至10毫米,就在此皮层中越冬。
  
  防治方法成虫羽化前期,喷施8%绿色威雷300至400倍液,杀灭成虫。在树干下距地面5至10厘米处打洞,洞径0.8至1.0厘米,深3.0至5.0厘米,洞口稍高,以防止药剂流出。每株按每胸径1厘米注入药量为1亳升,注入40%氧化乐果乳油或6%吡虫啉乳剂,然后用泥封住。保护啄木鸟等天敌。

  角斑古毒蛾过冬幼虫

  角斑古毒蛾学名为Orgyiagonostigma(Linnaeus.),属于鳞翅目,毒蛾科,又名角斑台毒蛾、杨白纹毒蛾、核桃古毒蛾等。国内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以及河南、甘肃和江苏等地。

  生活习性角斑古毒蛾成虫白天羽化,多在下午羽化。卵成堆产在茧外,卵块上有淡黄色绒毛覆盖。每头雌成虫可以产卵207至430粒,未交配的雌成虫也可以产卵,但不能孵化。卵期10至12天。
  
  初孵幼虫聚集在叶片上取食卵壳,两天后开始取食叶片。1至2龄幼虫排列在叶片上取食叶肉,仅残留叶脉和表皮,待食完一片后再转移到新的叶片上取食。2至3龄幼虫可以吐丝下垂随风转移,3龄后分散取食。幼虫具有假死性,受惊后落地卷缩。幼虫为5至6龄,通常发育成雌成虫的幼虫是6龄,发育成雄成虫的幼虫为5龄。幼虫期为24至30天。
  
  防治方法人工采卵摘除。利用雄成虫的趋光性,灯光诱杀雄成虫,减少雌雄交尾机会,降低幼虫孵化率。幼虫初期喷施20%的除虫脲悬浮剂5000至8000倍液,或20%米满乳油1500至2000倍液防治。可利用追寄蝇、小蜂、小茧蜂、姬蜂等天敌进行防治。

  桑天牛成虫

  桑天牛学名为Apriponagermari(Hope.),属鞘翅目,天牛科,分布在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华北及东北等地。
  
  生活习性在华北地区2至3年一代,以幼虫在枝干坑道内越冬,寄主萌动后开始为害,落叶时休眠越冬。
  
  成虫多在2至4年生枝上产卵,多选直径10至15毫米的枝条的中部或基部,先将表皮咬成“U”形刻槽,然后产卵于其中,每处产1粒卵。幼虫取食期间,虫体均位于最新排粪孔的下方。老熟幼虫沿坑道上移至自下向上数1至4个排粪孔之间,咬雏形羽化孔向外达树皮外表,使树皮向外放射状断裂,有时伴有树液流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树干 喷施 寄主 趋光性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