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花卉种植技术 > 八仙花种植技术

八仙花的商品化促成栽培


在经历了必需的冷藏处理后,八仙花通常于晚秋至初冬用船运输和销售。同休眠植物一样可以种在4-6英寸的盆中,或是像裸根植物预先种在4英寸盆中。新引进的植物在最终定植前应先刺激根系生长(大约2周)。八仙花开始生长的最适温度为地温15.6℃-16.7℃,同时保持略低的空气温度,约15℃,这样可以促进根系在出芽前萌动。移栽前保持土壤轻度干燥,可防止根系腐烂并促进根系生长。在根系开始活动并移栽前不用施肥。

  八仙花生产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生根较难,这种状况在促成栽培后期易遭受水分胁迫。在移栽时,应分两次根(在根系底部形成“X”型,即四部分),然后将这四部分分开,直接种于盆中。

  花色控制

  若保持纯紫色和蓝色花序,其关键是使植物逐步形成预期的颜色并在促成栽培中继续着色。在初夏生长阶段施肥能影响促成时的着色,而且在此阶段改变着色的速度则有可能形成紫红色斑纹。

  八仙花(包括白色品种)最终形成紫色还是蓝色花序取决于可利用铝的含量。铝含量低时形成紫色花,而浓度高时形成蓝色花。因此,调节铝的含量,就可以控制花色。

  各个品种的颜色有很大差异。有些适合诱导成紫色,而有些则适合诱导成蓝色。在生产上,应选择最适合市场需求的花色。尽管八仙花已有500多个品种,但只有一小部分在美国生产。

  紫花禁止施用铝肥,在栽培基质中不能使用含铝的土壤及肥料。可以施用浓度较高的磷肥,磷可阻碍铝的吸收,有助于紫色的形成。栽培时,每立方米的栽培基质可施入1.36-2.04公斤过磷酸钙;使用单一磷酸铵也能提高磷的含量并抑制铝的吸收。

  栽培基质的pH值为6.0-6.2(pH值低时铝更易被利用),不要超过6.4,否则会出现缺铁性萎黄病。若灌溉水的pH值高于6.5,要使用酸化剂,使其降至6.3。使用磷酸可以提高栽培基质中磷的含量,这样可以使之形成紫色花序。不要施用高浓度的钾,否则使八仙花形成蓝色花序。

  推荐品种,花色为深紫到红色的品种有‘Bottstein’、‘Schenkenburg’,中度紫色的有‘Merritt’sSurpreme’、‘Kasteln’、‘RedStar’、‘RoseSupreme’、‘Enziandom’。一些品种如‘MathildeGutges’、‘Brestenburg’等不能形成稳定的或是纯的紫色,只能用来诱导蓝色花。

  蓝花尽管开蓝花的休眠植株在运输前施过硫酸铝钾,但促成栽培期间也必须施铝。移栽后立即浸施硫酸铝钾。每100升水中加1公斤硫酸铝钾,每6英寸盆中施用227ml。要使栽培基质充分浸透,只浸湿表层土壤会伤害根系。10-14天施肥一次。每次施肥10天后,测一次基质的pH值,若高于5.6就要再施硫酸铝钾。整个促成栽培阶段均如此。硫酸铝钾不仅提供铝,还可使基质保持低pH值(5.2-5.5),这是蓝色八仙花促成栽培所必需的。若灌溉水pH值高于5.8,就要使之酸化到5.3。培育蓝色八仙花,最好使用35%的硫酸作为酸化剂,不仅不会提供磷,而且也不像浓硫酸和硝酸那样具有腐蚀性。

  移栽时使用无磷底肥和化肥,施用高浓度的钾,以促进蓝色形成。每次灌溉,施硝酸铵和硝酸钾以提供氮和钾。

  高度控制

  大多数八仙花,特别是高株型品种,在促成栽培中需控制高度。喷施2500ppm(多数品种)到5000ppm(高株型,特别是‘RoseSupreme’)B9可有效控制高度(表1)。另外喷施50ppmBonzi对高度控制亦有效。当有3-5片小叶展开,即促成栽培2-4周后,开始施用生长抑制剂。低光照时,每隔10-14天施用一次。在花芽直径达0.75英寸或花序形态成熟前停止施用。

  温度和时间

  在促成栽培中,八仙花发育的速度与日均温有直接关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调节温度来控制促成栽培的速度(表2)。一般在夜温15.6℃,日温阴天21℃或晴天24℃时,促成栽培80-100天后可使萼片显色。开始着色时温度应降到夜温12℃,日温18℃,以加强花朵着色。尽量避免促成栽培中高温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导致植株矮小,花朵变小,颜色变浅,并且比在冷凉温度下栽培的植株品质差。

  炼苗和采后处理

  萼片显色初期,施肥量减少一半,控制营养生长,以使植株强壮。全部着色的花十分娇嫩,因此在栽培的最后几周,特别是“母亲节”期间应适当遮荫防止温度过高。同时逐渐减少浇水,勿使花朵萎蔫。

  若室内空气湿润、相对冷凉,避免阳光直射,八仙花可保持较长采后寿命。对零售商和家庭养护者来说,水分管理很关键,萎蔫会严重影响八仙花的生长,一旦干枯后不能完全恢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八仙花 品种 病毒 栽培基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