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仔猪饲养

仔猪腹泻的发病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3治疗原则

仔猪腹泻是临床上的一种综合病症,必须分清病因,综合防治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应根据流行病学和发病季节找出病因,消灭病因和控制传播途径,早发现、早治疗。及时的隔离病畜,在进行治疗时要做到母仔同治,以防交叉感染。根据哺乳仔猪腹泻的发病特点,腹泻初期的治疗时应选用上佳的药物,按疗程及时给药,在中后期腹泻治疗时,一般出现消瘦、食欲废绝和脱水等症状,在给药时应做到强心、补液,同时进行口服补液等。

4预防措施

4.1搞好环境卫生和预防接种

对于仔猪腹泻要做到“防重于治”。进猪前,猪舍要彻底打扫并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烧碱溶液泼洒消毒;清除周围环境杂草,用10%~20%的生石灰乳泼洒消毒。经常清扫和用干净水冲洗圈舍,在保证畜舍的温度的同时加强通风,保持畜舍内清洁干燥,并保持畜舍内有一个稳定的小气候。同时,1~2月龄仔猪每周用消毒威或5号消毒液带猪消毒1次,并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做好预防接种工作。要定期免疫,保证疫苗质量和注射剂量;经常捕杀蚊蝇,尤其在夏季。定期驱除内、外寄生虫。

4.2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

(1)母猪在产前、产后的饲养管理。母猪在妊娠期间要合理搭配日粮配方,特别是妊娠后期要给予足量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优质饲料,以保证妊娠后期仔猪快速生长和哺乳期母猪的良好膘情,使仔猪出生后就有一个健康体况,以增加抵御疾病的能力,但母猪膘情要控制好,不要过肥,最好达到八成膘(判定标准是脊骨、肋骨不外露,猪自然站立时两后腿间能伸进一个拳头基本上就达到七八成膘),因为母猪过肥会造成产仔困难和乳汁分泌不足。母猪产前3天要人为逐渐减少食量,按每天3公斤料算,每天减少0.5公斤至产仔当天,产仔当天不喂料,只给充足的清洁饮水,以防止乳汁过浓,引起仔猪的消化不良性腹泻,产后要逐渐加料,每天加料0.75公斤,至产后5天自由采食,母猪进产房前用清水将猪体刷洗干净并且进行一次体内外驱虫,但要选择高效低毒、无副作用的药物,以免造成药物强刺激而使母猪早产。在母猪分娩前要将母猪的乳房、腹部和外阴用0.1%温高锰酸钾水擦洗干净,并将每个乳头中挤出适量初乳使乳腺管畅通并能去掉乳腺管中残留的污物。有必要时,在产前3天给母猪料中投放适量的抑菌药物(如土霉素、痢菌净粉、金霉素等)以减少母猪排泄物中病原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

(2)加强仔猪断奶前后的饲养管理。在仔猪断奶前后要加强其饲养管理:①在断奶的前3天在乳猪料中加入一些抗菌素或益生素类物质,以杀灭有害细菌;断奶后不要立即将仔猪转入培育舍,如条件许可,在原圈饲养2~3日后再转入培育舍。②做好仔猪培育舍的熏蒸消毒工作。这是杜绝传染病发生的关键所在,同时又是减少断奶后腹泻发生的必要条件。③在断奶仔猪料中加入抗菌素,如土霉素、痢特灵等,同时注意仔猪的减料限饲工作,在断奶当天开始减料,第1天减到日采食量的40%~50%。以后每天渐渐增加,到第7日达到常量,等到腹泻结束后方可让其自由采食。④仔猪料中加入一些代乳粉,同时加入1%的柠檬酸,也可再加入一些复合酶制剂或酵母。同时降低日粮中的蛋白,使日粮蛋白控制在19%~20%左右。

4.3及时发现和隔离治疗

在日常管理中,应经常到畜舍观察精神状态、食欲状况、粪便颜色和形状等有无异常现象,如有异常应及时隔离,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控制措施,减少死亡和防止疾病传播。

综上所述,引起仔猪腹泻是多方面的因素,但只要我们做好管理,合理配制日粮和良好的免疫预防等措施,仔猪腹泻会得到良好预防和控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猪 饲料 免疫 脱水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