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仔猪断奶后经受心理、生理、营养三重应激。应激综合症表现为拒食、生长停滞、消化道疾病的发生。通常仔猪断奶后是生长能力最强的时候,仔猪断奶后生长受限和下痢是困扰养猪生产中的重大问题。通常,人们都是通过使用药物来控制仔猪下痢问题。一些国家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当人们愈加关注仔猪饲料及消化道中的酸碱度,对抗生素的依赖性愈来愈少,并且仔猪的生长也获得改善。例如,1991年在南非所进行的农场试验的结果显示,经酸化处理的断奶仔猪,其因下痢需要治疗的比例由90%遽降到只有6%,而另一组的结果则是从40%减少到不超过5-7%。欧盟在严格限制抗生素的使用后,采取了什么策列解决仔猪断奶后的问题?人们在生产断奶仔猪饲料时,都注重挑选所采用的原料质量的品质,但是否考虑过这些原料的酸碱性能否让仔猪消化道中的酸碱度能够维持在理想的状态。此外,我们在考虑如何提高断奶仔猪的采食量时,是否考虑过提高胃消化的重要性。在饲料中添加酸化剂是大部分仔猪饲料生产商常用的方法,目的在于协助仔猪能在胃中保持酸性的环境。因为,若胃中的pH值低于4.0,则仔猪的胃蛋白酶就可有效发挥功用,病原性细菌也不容易作怪。但如何做到这一点,仅仅添加酸化剂是不够的。
仔猪胃中pH值的重要性
胃底部及幽门部是分泌胃酸及胃蛋白酶原的主要区域,胃蛋白酶原可在低pH值被激活成胃蛋白酶,这对蛋白质的消化非常重要。胃蛋白酶为内切酶,专一性强,能水解位于多肽链中间由芳香族氨基酸(如苯丙氨酸、酪氨酸)的氨基与酸性氨基酸(如谷氨酸)的羧基形成的酰胺键,把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不同氨基酸数量的肽段;这不同于微生物或真菌来源的蛋白酶,一般而言这些蛋白酶为外切酶,如羧肽酶或氨肽酶,只能从肽链的羧基端或氨基端开始水解。胃蛋白酶有两个最适合的pH值即pH2.0及pH3.5(KidderandManners,1978),若胃中食糜的pH值在4.0以上,则胃蛋白酶无法发挥作用而只有少量的蛋白质被消化。蛋白质经胃蛋白酶水解产物将继续由小肠胰蛋白酶来完成。胃酸也刺激胰脏分泌重碳酸盐(bicarbonate)与胰蛋白酶,帮助调整胃消化速率,减低小肠的消化负担(Cornelius,1988)。
实验显示,仔猪有生理性的胃酸缺乏现象(KidderandManners,1978),如图1所示。Pollvode等(1973)发现10日龄离乳的仔猪给予含50%奶粉及谷类之饲料,其胃的pH值须至60日龄时才会降低到pH3.0以下(表1),而消化道发育完全的猪只胃pH值在2.0以下。仔猪胃酸的分泌不足,不能防止胃食糜pH的升高。过高的pH值让病原菌更有机会在消化道中增殖。以大肠杆菌、沙氏杆菌及梭状杆菌为例,最适合它们繁殖的pH值是6.0到8.0之间。这些病原菌会刺激肠壁,造成炎症反应,影响养分的吸收与电解质平衡,导致仔猪脱水与腹泻现象的发生。pH值在4.0以下时,细菌生长能力降到最低(表2,Banwart,1981)。胃部pH值的改变对仔猪的生长与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仔猪一般应努力维持足够的酸度直到20kg体重。
仔猪饲料碱贮的重要性
饲料碱贮可用系酸力或酸结合能力(acidbindingcapacity)来表示,它反映出饲料的酸碱缓冲能力的大小。一般定义为100克饲料或原料pH值达到4.0时所消耗盐酸的毫摩尔数。此数值越大,表示该饲料在胃中的碱化作用越强,需要分泌更多胃酸来中和,这对断奶仔猪的消化是不利的。常规原料的系酸力见表3,矿物质源如石粉、磷酸氢钙、仔猪日粮中常用来防止腹泻的高剂量ZnO自身的碱性,高蛋白质原料中蛋白质的两性电解质的特点都具有相当大的缓冲能力。常规玉米-豆粕型断奶仔猪日粮的系酸力为35左右(表4)。在南非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28天断奶的6.5-7.0kg仔猪,在24小时内只能分泌出20ml的HCl。如果采食系酸力为35的断奶仔猪日粮100克时,表示在断奶第1天,这头仔猪只能消化约57克的饲料,其中43公克是多余而无法被有效地消化,并会造成下痢的问题。许多研究表明,断奶仔猪日粮的系酸力在20左右较佳(见表5),因为1头28日龄的仔猪将可以分泌足够的胃酸来消化这100克饲料。同时也表明仔猪能采食更多系酸力低的日粮,对于断奶仔猪采食量是否应该这样理解,仔猪采食量的大小与日粮的可消化程度有关,因为表5中的资料显示低系酸力的日粮,胃、胰蛋白酶活性都明显的提高。
不少研究证明:豆粕等不易被断奶仔猪消化的植物蛋白源时,添加酸化剂始终是促进断奶仔猪生长的最佳方法。但对于传统仔猪饲料的pH值为5.8-6.5间,人们都试图通过添加酸化剂来降低日粮的碱贮。但是,面对仔猪日粮中高含量缓冲能力强的矿物质、蛋白质,通常推荐添加量的酸化剂降低日粮pH值的能力有限,研究表明有些有机酸添加比例为1%时,日粮的pH值只下降了0.5个单位,这离仔猪胃所需较佳的消化环境还有一段距离。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zhu/6/2011-07-18/10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