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仔猪饲养

断奶仔猪饲养


近年来,断奶仔猪饲养成了规模猪场十分头疼的事,各种疾病接连不断,死亡率居高不下,损失相当惨重。但通过对一些猪场的调查了解,每个猪场在饲养管理上都存在明显的漏洞,就是这些漏洞给了疾病趁虚而入的机会,而这些漏洞却是由于一些细节没有注意所造成的,精细养猪将有效地避免这些漏洞的出现。

  针对仔培猪发病死亡原因分析,我总结了一个简单的表,表示了发病过程:(表以后再做)。

  看上面图我们了解到,一些因素是可以避免的,一些因素无法避免,只能设法将其对仔猪的伤害降到最低点(如母体抗原消失)。只要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发病与抗病是一对矛盾,是强弱力量的对比,我强彼弱,病不易发作,彼强我弱则病大面积的流行。

  如果我们的防病措施细到一定程度,就会拒病于千里之外。

  (1)、全进全出避免水平传播。如果断奶猪群仍保持原有的健康状态,转到新的清洁的环境中,无新病原干扰,它们仍会保持一种健康的动态平衡,使仔猪顺利渡过危险期,但仍需要注意。

  (2)、转出的猪都是健康无病的猪,一些人误认为全进全出就是不管好坏、大小、强弱同时转出,这是错误的。因为弱猪、病猪易受感染,发病后会大量排毒造成全群感染,如无这些病猪,少量的病原未必能打动健康状态的猪。

  (3)、加强消毒,杀灭病源

  消毒有进猪前的彻底消毒、进舍时的药水盆消毒、定期的带猪消毒等。

  A、进猪前的消毒,应注意以下几点:1、先冲洗后消毒,用水将大部分脏物、病原冲走,消毒时就可轻易将暴露在外的病原杀死,如脏物未冲净,消毒不可能彻底。2、注意一些容易忽视的角落,如料槽、屋顶、水嘴这些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也是危害最大的地方,决不能放过。3、消毒药的消毒效果,如消毒药是否广谱、消毒药的质量、药物稀释浓度、用量都会影响消毒效果。4、进猪前的空舍是十分必要的,是彻底根除病源的后续手段。

  B、进、出舍时的药水盆消毒要注意的是药水必须勤换,如火碱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结合就会变成无消毒作用的碳酸钠。

  C、定期带猪消毒,这是将潜入猪舍的病源及时杀死的有效措施,如果一些病源从空气中进入猪舍,在其大量繁殖时及时杀死,可有效地防止疾病传播。因病原致病是毒力、数量、抗药力的三方因素的综合体现。

  (4)、定期药物预防,防止病原在体内滋生,在转群前后等易造成抗病力降低时期,给料中加药,可有效阻止病原在体内的繁殖,使其不能达到致病的数量,这在用药时应使用广谱药物或几种药物的组合,同时应有针对性。如支原体高发区应针对支原体,副嗜血杆菌病高发区针对副嗜血杆病。

  (5)、减轻应激

  任何一个大的应激都将导致抗病能力的降低,断奶、转群、换料、环境改变、并圈、注苗等。

  A、断奶,断奶是不可避免的,但在断奶时不改变其它条件,应激也并不是太大,几天后仔猪就会适应,这也就是断奶后在原圈多养一周的道理。

  B、转群,转群时如能由原饲养员操作,减少因生人造成的影响,也会有效地降低应激。

  C、换料,换料要缓不能急,突然改变猪消化道环境会出现消化不良等现象。

  D、并圈,转群尽可能保持原圈。

  E、注苗,在其它应激比较集中的时期,尽可以减少注苗次数或不注苗,因注苗本身是一种应激,同时应激高时免疫力下降会影响注苗效果。

  F、环境应激,这是所有应激中最大的一种,也是最容易被忽视或误解,其中最主要的是温度的变化。

  6、认为断奶后温度应降低,这是一种错误,仔猪断奶后各种因素造成抗病能力降低,特别是能量供应不足,需要较断奶前更高一些的温度。

  7、周围环境影响体温,仔猪在产仔舍的生活环境有保温箱、垫板、烤灯,在舍内温度20℃左右仍生长正常,而到了仔培舍仍以这个温度给仔猪则不行了,有无保温箱、垫板、烤灯为仔猪提供的温度是不同的,如暴露在网上给25℃温度,可能不如散在木板上给23℃的温度更适宜。

  8、在避免环境应激方面,我建议仍保持产房的各种条件,如保温箱、铺板、烤灯。随日龄的加大,逐渐撤走这些条件,如一周后先撤走烤灯;二周后撤保温箱;三周后撤铺板;五周后室温降到20℃左右,以适应转出后的低温环境,这一方法我们在一些养猪场试用得到十分满意的效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病原 传播 其它 伤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