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猪场管理

规模化猪场无公害生猪生产的关键技术


猪肉作为现代餐桌上的主导产品,它的安全性自然为大众所关注。但是高度集约化饲养引起的环境污染、疫病传播、滥用抗生素和违禁药物,以及饲料卫生指标超标等因素造成猪肉有害物质的超量残留,致使猪肉品质及安全性不断下降,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同时也影响着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因此,进行无公害产品的生产已成为当前养猪研究者和生产者面临的新课题。

无公害生猪生产是一个链节系统,涉及建筑学、微生物学、生态学、营养学、动物生产学等多学科内容,养猪生产者必须熟悉一些关键的控制技术,才能使行业标准得以有效实施。

1重视场址的选择及规范化的配套建筑

场址所处地区的生态环境必须优良,大气质量、猪的饮用水质、土壤质量等都要符合无公害生猪生产条件要求。猪舍建筑、生产设施等硬件要规范合理,便于舍内外彻底有效地消毒,采用科学的通风保暖设施来控制舍内小气候,抑制微生物的繁殖,排污及动物尸体的处理,场内外生态绿化等的实施将有效净化、隔离、杀灭病原微生物,降低病原微生物数量,减少疫病的传播。

2引进种猪的要求

需要引进种猪时,应从具有种猪经营许可证,并获得无公害生(种)猪生产许可证的种猪场引进,并按照GB16567标准进行检疫;引进的种猪必须隔离观察45天,经兽医送检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繁殖使用;不得从疫区引进种猪。

3无公害饲料生产控制规范

3.1饲料原料无公害所用的饲料原料必须来自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选用重金属含量低的磷酸氢钙、石粉、无机矿物质、鱼粉、骨粉等饲料原料,并对其进行检测,严格按标准进行采购。

3.2选用无公害饲料添加剂为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选用无公害的饲料添加剂产品,如有机酸、益生素、霉制剂、免疫增强剂、寡糖及其他矿物质吸附剂,对调节肠道的菌群,抑制有害菌生长,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都起重要的作用。

3.3科学配制饲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3.1使用氨基酸平衡的日粮氨基酸平衡日粮,是指根据“理想蛋白质模式”配制的日粮,即日粮的氨基酸组成与动物的氨基酸需求相适应的日粮。据报道,在满足有效氨基酸需要的基础上,可降低日粮的蛋白质水平,而不会影响猪的生产水平,这不仅可以节约蛋白质资源,而且是从根本上解决降低猪粪便氮污染的有效途径。

3.3.2合理加工日粮饲料的加工处理不仅可以影响饲料的营养成分含量,而且会影响饲料的利用率。粒径大小合适的颗粒料,可提高猪的采食量。饲料的膨化处理和颗粒化处理可使随粪便排出的干物质减少1/3,膨化可使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利于消化吸收。

3.4饲料的保管及使用坚持先进先出原则,饲料入库后,做好防潮、防霉、防鼠等工作,对霉变饲料及时处理,严禁饲喂;根据不同阶段的猪对营养成分的不同需求,饲喂相应类别的饲料,不得混乱使用,并且做到先加工的成品先行使用;猪舍内自由采食槽不留隔夜料,经常清扫料槽,防止饲料在料槽中霉变。

4药物防治与疫苗免疫的控制技术

4.1最小限度地使用兽药养猪场要根据本场的疫情和生产情况,制订一套可操作的卫生防疫和免疫程序,针对性地选择性能稳定的消毒剂和疫苗,并且建立健全生物安全体系,来协同药物防治与疫苗防疫的效果。加强疫病的定期检测,确保猪群的健康,做到最小限度地使用兽药。

4.2减少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坚决禁止使用盐酸克伦特罗、已烯雌酚等违禁药物,禁止将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合理使用允许添加的药物,一是严格遵守国家对屠宰前停药期的规定,以免检出残留或者残留超标;二是要适时应用无屠宰前停药期的药物,以确保屠宰前动物的健康;三是选用与人类用药无交叉抗药性的动物专用药物;四是改变某些终身用药为阶段适时用药。

5合理处理污水粪尿

5.1减量化处理首先要从猪场生产工艺上进行改进,实现污水量及污水中污染物含量的减少,采用用水量少的清粪工艺。干清粪工艺是实现减量化的最佳方案,并可使固体粪便的肥效得以最大限度地保存和便于处理利用。

5.2无害化处理猪场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要做到无害化并不存在技术上的问题,关键是猪场属于低效益行业,经济承受能力小,同时猪场污水中的有机质和各种养分是极其宝贵的资源,如果处理到可以直接排放的标准,不仅投资大、运行费用高,而且是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应当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利用附近废弃的沟塘、滩涂,采用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的自然生物处理法,净化程度以达到利用要求为限,但要注意避免二次污染。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处理 残留 免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