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猪场管理

提高集约化猪场中仔猪成活率的综合技术




    一般母猪从产出第一仔至最后一仔需3-4小时,为使仔猪尽早吃足初乳以增强抗病力和缩短母猪产程,无需到产完后才让其哺乳,一般我们在母猪产出5头左右仔猪后便让其哺乳。吃足初乳后,将仔猪捉回保温箱每隔1-2小时放出哺乳一次,经1-2天仔猪便会自动进入保温箱。新生仔猪吮吸初乳时,由于奶头不固定和吮吸经验不足,不断爬来爬去调换乳头,即使人工协助也会如此,而且此时母猪也少有明显的泌乳行为,表现安静,特别是在分娩过程中哺乳和产后24小时左右内哺乳。大约经30分钟左右,仔猪开始安静地伏在母猪腹部,有的仔猪口中仍含着乳头,但并没有吮乳,这时表明已吃足初乳,可将仔猪捉回保温箱。在冬季寒冷时,由于仔猪吮吸初乳时间较长,而且这时仔猪又最易受到冻害,我们除了用保温箱外,还在母猪腹侧悬挂配有灯罩的红外线保温灯,以保证新生仔猪在较长时间吮吸初乳时不受冻。

    母猪产仔完成后,普注两次青霉素或鱼腥草注射液,预防产科疾病(特别是人工助产的母猪),以减少因产科病引起的缺乳少乳症的发生。

    特别护理弱小的仔猪,以救活更多的仔猪,重要的是让其吃到尽可能多的初乳。母猪中间几对奶头乳汁充足,但母猪睡卧时,朝上面的位置较高仔猪够不着,朝下面的又通常被压住,弱小仔猪无力拱出奶头,同时也竞争不过较强壮的仔猪。人工协助吮吸初乳时,可将较强壮的仔猪先捉到一边不让吮乳,让弱小的仔猪在中间几对奶头先吃足初乳,或者人工挤出初乳灌服给弱小仔猪。在实际生产中我们认为,人工协作使仔猪奶头固定是暂时的,弱小仔猪始终都会被挤到最后少乳的奶头。

    母猪以带仔10-12头为宜,尽量使每窝仔猪头数相当,充分利用母猪功能正常的乳头和发挥母猪的泌乳能力,特别是第一、二胎的年轻母猪。窝仔数过多,待仔猪吃够初乳后寄养他猪,发现母猪无乳或少乳时,也应及时将仔猪寄出。仔猪寄养到分娩2-3天内的母猪为佳,被寄养的仔猪身上和受寄母猪鼻孔周围涂擦些碘酒,以利成功寄养。仔猪出生2-3天普注铁制剂(富来血、血多素等),防止仔猪贫血。

    在夏季,天气炎热,母猪食欲降低,且饲料极易变味,因此安排在早晚喂料,少量多餐,并以喂湿料为好,以保证母猪有足够的乳汁,除分娩前后3天减少母猪饲料喂量外,以后根据带仔多少和膘情不断增加喂量,但如果加料后出现奶汁浓度大而使仔猪拉稀,则应减少母猪喂料量。

    3.2仔猪出生一周至断奶的饲养管理

    这时仔猪已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生长迅速,相对不易受母猪踩压,仔猪普遍容易出现的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下痢和链球菌引起的四肢关节肿大或跛脚,应及时治疗。为了获得早期断奶的最大断奶体重和多采食饲料,应早些开始为仔猪补饲。在温暖季节,仔猪诱食可提早到出生后3-5天,料槽放置在保温箱出品附近。我们曾对仔猪从产后第3天到第9天开始补料进行试验,结果是第3-5天开始补料的比第8-9天补料的到21日龄断奶时增重多0.2-0.5千克,多采食15%-30%。而且据我们的经验,诱食料放于保温板上、麻袋上的诱食效果都没有放在补饲槽中好。补饲料槽中经常会有仔猪将屎尿拉入其中。出现此种情况时要及时清理,污染了的饲料仔猪不会采食。补饲料的质量一定要好,最好用颗粒料,因为仔猪有咬弄东西的习性。产房温暖,湿料易变味变质,因此宜采用干料,且每次加的量要少。

    3.3仔猪断奶后的饲养管理

    我们采用21日龄的早期断奶,此时仔猪平均体重达5.2-5.7公斤,产期接近的同一批次断奶,便是集中管理。无论仔猪断奶日龄和断奶体重大小,都会受到环境和营养应激的影响。当然,日龄和体重越小,受到的影响就越大,其结果主要是导致消化不良、腹泻、抗病力下降。在断奶后1-2周内,是仔猪死亡的又一高峰期,为降低断奶后的死亡率,可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首先,采用去母留仔法断奶,即将母猪赶走,对仔猪不并栏,不转栏,留在原产栏至少3-5天,让其奶瘾消失,渡过断奶应激关。我们对断奶仔猪断奶后在产栏留养3天、7天的试验,仔猪每头平均增重0.08千克、0.2千克,对断奶当天就转入保育舍后7天增重为0.02千克,而且明显消瘦,被毛蓬松无光泽,更易发生下痢。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猪 饲料 成活率 链霉素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