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猪场管理

霉菌毒素是导致猪场季节生产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


    霉菌毒素是某些霉菌产生的有毒二次代谢产物,普遍存在于饲料原料中,毒素在谷物田间生长、收获、饲料加工、仓储及运输过程皆可产生。

    由于目前饲料原料霉菌毒素的含量普遍超标,猪采食带有霉菌毒素的饲料后,会引起生产性能下降、种猪繁殖障碍,饲料利用率降低,免疫猪群抗体水平低下、抗病力下降等症状,给养猪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霉菌毒素的危害常被猪场管理者忽略

    在猪场现实管理过程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常被忽略。在很多时候当猪群发病后,患病猪经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死亡率上升。检疫机构的化验结果往往包括附红细胞体、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者等疾病。我们不能否认这些疫病的存在,但检测项目中一般都没有包括霉菌毒素,因而规模化猪场的管理者和技术人员都没有把霉菌毒素问题考虑在内,猪群发病后经治疗无效,请教多个专家意见,多个机构检测,药物换了一种又一种,还增加了疫苗注射的种类的频率,结果死亡率还是居高不下。几经周折最后终于明白是霉菌毒素惹的祸。

    目前饲料检测到的毒素已超过350种,对猪危害最大的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呕吐毒素、赭曲霉毒素。

    饲料中各种霉菌毒素之间有协同作用,几种霉菌毒素协同作用对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副作用比任何一种霉菌毒素单独作用的副作用都要大,而饲料原料和全价料中经常同时存在几种霉菌毒素,使猪群中毒时临床症状更为复杂,特别是当有细菌性因素和病毒性因素存在的情况下尤为突出,因而在临床上多种霉菌毒素和细菌、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猪群中毒的诊断变得更为困难。

    当猪场中猪群出现以下症状时应警惕

    猪群发生玉米赤霉烯酮中毒最明显的症状是:母猪外阴持续性红肿。这是判断是否为玉米赤霉烯酮引起的重要依据。这种红肿症状常被误认为是母猪发情,但出现症状的母猪却不接受公猪爬跨配种。

  猪群采食含有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毒素的饲料时,经常表现为食欲下降或不采食饲料,持续性体温升高,全身皮肤出现红点,阴囊部皮肤呈水浸样病变,病猪犬坐,咳嗽,气喘,包皮红肿,关节肿胀,四肢僵硬,蹄部坏疽,顽固性下痢或便秘,部分出现呕吐、直肠脱甚至阴道脱;母猪不发情,配不上种,怀孕母猪出现流产,产死胎、弱仔,或产后无乳。个别重症患猪出现瘫痪。   

    解剖可见有肺炎、胃炎、胃溃疡、肠炎和肾炎等症状。有些霉菌毒素能直接导致肺水肿,肺炎由此而来,也是患猪出现急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他病变还有淋巴结肿大充血、胸腔积水、心包积水、心脏周围有黄色胶冻样附着物,胃穿孔,胃内膜脱落,肠壁增厚,肠内部腐败变黑,膀胱穿孔,肝硬变,皮下脂肪黄染,血液稀薄,凝血不良,胆囊发炎,胸腔前口或下颌淋巴结附近的结缔组织有腐烂病灶等等。 

  不同阶段猪群的临床症状:

  1、仔猪:中毒的仔猪常呈急性发作,出现中枢神经症状,头弯向一侧,头顶猪栏,数天内死亡。

    2、生长育成猪:病程较长,一般体温正常,初期食欲减退,后期食欲废绝,腹痛,呕吐、下痢或便秘,粪便中夹有粘液和血液;消瘦,背毛粗乱。猪的面部、耳、四肢内侧和腹部皮肤出现红斑及出现黄疸、贫血等症状,饲料转化率下降,生长发育迟缓。由于霉菌毒素能对猪的免疫系统造成损害,使猪群出现免疫抑制而易受病原体的危害。最近国外的科研机构还发现,霉菌毒素是引起猪群发生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的主要病因。

    3、母猪:母猪霉菌毒素特别是黄曲霉毒素中毒时皮肤黄疸,四肢乏力,体温正常,粪便干燥,直肠出血,尿液颜色加深,甚至呈浓茶色(血红蛋白尿)。

    (1)怀孕母猪表现为死胎、木乃伊、流产或新生仔猪死亡率上升,以及产后发情不正常;

  (2)青年母猪:饲料中含0.1―0.15ppm的玉米赤霉烯酮,即可引起青年母猪阴门红肿,子宫体积和重量增加,表现发情或临产症状。

  (3)哺乳期母猪:表现为逐渐的拒食,表现持续发情或发情周期延长,影响哺乳期乳猪成活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毒素 霉菌 母猪 饲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