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技术 > 鸵鸟养殖技术

鸵鸟的饲养、繁育、场地建设




  2.产蛋期的管理 

  (1)分群:雌鸵鸟在24―30月龄达到性成熟,雄鸵鸟在36月龄达到性成熟。性成熟前以大群饲养,每群20―30只,产蛋前1个月进行配偶分群。一般是4只(1雄3雌)为一饲养单位。分群工作一般是在傍晚进行,先将雌鸵鸟引入种鸟舍,然后再将雄鸟引入,这样可以减少雌雄之间、种群之间的排异性。 

  (2)运动场:鸵鸟体型较大,需要的运动场面积相应也要大。1个饲养单位(1雄3雌)约需1500平方米左右。这样可以给鸵鸟提供较为自由的活动范围,有利于提高受精率,防止过肥。鸵鸟一般是有规律的自由活动,不必驱赶运动。如果饲养群较大,7只或14只以上为一饲养单位,则需要驱赶运动,最好在每天的上午和下午各驱赶1―2小时。 

  运动场要保持良好的卫生,随时清除场内的粪便和杂物,在鸟栏和食槽旁不要随意放置杂物,以免鸵鸟误食硬性异物,导致前胃阻塞和肠穿孔,造成非常死亡。运动场及棚舍最好每周消毒1次。 

  (3)休产:为了保持雌鸵鸟优良的产蛋性能,延长其使用年限,需强制休产。一般掌握在每年11月份至次年1月份为休产期。休产期开始时雌雄鸟分开饲养,停止配种,停喂精料5天使雌鸵鸟停止产蛋,然后喂以休产期饲料。 

  (4)捕捉:若要调换运动场或出售鸵鸟需要捕捉时,应特别小心。因为鸵鸟头骨很薄呈海绵状,头颈处连接也比较脆弱,均经不起撞击。捕捉的前1天在棚舍内饲喂,趁其采食时关入棚舍,捕捉时需3―4人合作,抓住颈部和翼羽,扶住前胸,在头部套上黑色头罩使其安定。鸵鸟一旦套上头罩,蒙住双眼,则任人摆布,可将其顺利装笼、装车。但对凶猛的鸵鸟要特别小心,在捕捉前3―4小时适量喂一些镇静药物。 

  (5)运输:种鸵鸟运输前须减料停产,确保运输时输卵管中无成熟的蛋。运输前3―4小时停喂饲料,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食盐和镇静剂,以防止应激反应。运输季节以秋、冬、春季为宜,最好选择夜间进行,因鸵鸟看不清外界景物,可以减少骚动。运输工具和笼具要消毒,笼具要求坚固通风,顶部加盖黑色围网。运输过程中随时观察鸵鸟动态,长途运输注意定时给水。保持车内通风良好,对燥动不安的鸵鸟戴上黑色头罩。运到的鸵鸟由于应激,1―3天内常会表现食欲下降,粪便呈粒状。应及时补充维生素、电解质,饲料投喂逐步过渡,以利鸵鸟运输应激后的恢复。 

    九、场址选择

  场址选择,首先考虑满足鸵鸟的生态条件,故宜选择气候温暖、干燥、少“梅雨”、非雷区和无大风暴侵袭的地方。地址最好建在沙质缓坡地,要求干燥、坚实、周围排水通畅,不受山洪、水浸的影响;场周边环境宜安静,要远离交通干道、居民区、工业生产区和养禽场,避免噪音干扰、环境污染和疫病传播。此外,还要考虑交通方便和水、电、草料的供应条件。 

    十、规划布局

  鸵鸟场设计要根据饲养规模确定占地面积,预留发展余地,按卫生防疫要求合理布局。 

  一个体系完整的鸵鸟养殖场,应分别划分饲养区、孵化区、饲料及产品加工区、工作生活区和饲料基地等。饲养生产区应与管理、生活区分开,以减少外界对鸵鸟的干扰。饲养区内也要划分种鸵鸟区、育雏区、后备种鸵鸟区、商品鸵鸟区等,每区之间要有适当的距离。加工房、堆粪场应设在饲养场的下风向 

    十一、栏舍建造

  1.设计要求 

  (1)饲养面积:根据鸵鸟的生物学特征,要提供足够的饲养面积。如饲养面积不足,运动场狭窄,鸵鸟互相冲撞,造成损伤,导致生产性能下降,甚至出现消化性疾病。在广阔的草地围栏放牧,面积不受限制。在集约饲养条件下,则根据经济、合理、密度适当的原则安排。每只鸵鸟栏舍面积为:1―60日龄,室内0.3―0.8平方米,室外2平方米;61―180日龄,室内2平方米,室外15平方米;181―540日龄,室内4平方米,室外25平方米;种鸵鸟,室内10平方米,室外300平方米。 

  (2)围栏:鸵鸟场以围栏相隔,栏高2米左右,材料应光滑不带刺,最好有一定弹性,以免鸵鸟碰撞时受伤。可用铁丝网、金属管栏栅,也可用简易的竹木栏栅。 

  (3)铺沙:室内、运动场铺5―20厘米厚的沙,使地面硬度适中。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羽毛 系谱 微量元素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