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技术 > 牛蛙养殖技术

牛蛙幼蛙培育




(1)大小分开将要驯化的幼蛙大小分开,以免大蛙吃小蛙。

(2)驯化池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为3~5平方米,水泥池或土池均可,池底有一定的坡度,池内无任何隐蔽物。

(3)放养密度驯化时,每平方米放养幼蛙应不少于100只,最多可达400~500只。如数量太少,摄食竞争不明显,不能互相刺激和影响,驯化时间要长些。

(4)按时驯食在温度适宜时,一般每天两次驯食,形成习惯后,到时间幼蛙便会自动集中到饲料台上来。

(5)保证驯化池水清洁牛蛙的排泄物和剩饵易腐败发臭。驯化池应经常换水,清洗食后残饵,保证水质清新,防止疾病发生。

(6)驯食记忆幼蛙对驯食的记忆不太牢固,摄食死饵仅仅是一种条件反射。因此在驯化期间,应坚持每天投喂死饵或颗粒饲料。驯食结束后,幼蛙已能完全适应死饵,可适当地搭配一些活饵予以补充。

四、幼蛙的培育与管理

幼蛙经过驯食之后,就可转入正式的培育。幼蛙的培育与管理,要注意如下事项:

(一)放养密度将幼蛙按大小分开,放养密度每平方米为100只左右。

(二)室内、外培育幼蛙变态正值高温季节,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幼蛙转入室内饲养。可利用空房、猪舍、地下人防设施等,凡是有荫凉的地方都能养蛙。室外的坑塘、洼地、稻田等也可放养。但幼蛙池的面积不宜过大。过大,幼蛙分散不易集中摄食,出现两极分化,产生大蛙吃小蛙的现象,且产量也不高。室外养殖有一个优点,可用电灯诱蛾,采用天然饵料与人工配合饲料相结合的饲养方法。

(三)防暑与防寒幼蛙在室内、室外养殖,都要注意防暑和防寒。牛蛙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2~28摄氏度,在饲养期间,温度最高不宜超过35摄氏度,最低不宜低于20摄氏度(冬眠除外)。因此,高温季节,蛙池要适当遮荫,如各种瓜棚、葡萄架、树荫等均可。室内要打开门窗,保持通风。在冬季,幼蛙不耐低温,容易冻死,故要注意保温。幼蛙越冬最好用塑料薄膜搭成简易温室,晴天阳光照射可使塑料棚内温度比外界温度高约5摄氏度左右。若遇雨雪冰冻,在塑料棚上加盖稻草保温、加深水位、密闭门窗,可安全越冬。

(四)定时投饵在适温期,每天投饵2~3次,投饵量占蛙体重的3%~5%,在投喂配合饲料的同时,也可投喂一些新鲜饵料,如小杂鱼虾、蚯蚓等。

(五)经常换水、清洗食后室内养殖要每天换水,清洗池内和食台上的残饵和排泄物,保持水质清新。这些排出的水可用来养殖蝌蚪。室外的土池,虽不须每天换水,但要注意水质不能过肥,甚至发臭,也要经常加注新水。

(六)注意观察,及时防病在每天投饵时,要注意观察蛙的摄食状况和精神面貌。若发现有蛙离群独居,或腹部鼓起浮于水面,或垂头伏于池底,都是已患病的蛙,要将病蛙捞起,根据症状对症下药。幼蛙的主要疾病是腐皮病,此病属细菌性疾病,若不及时治疗,传染很快,可以造成大批死亡。

(七)预防敌害幼蛙的主要敌害是老鼠和蛇,要经常检查围栏设施是否损坏或被老鼠咬坏。损坏的地方要及时修补,以防幼蛙逃走和敌害侵入。在围栏外面定期投放鼠药,也可避免老鼠入侵。

(八)及时分养幼蛙饲养一段时间后,要将个体较大的蛙分开饲养,同时将密度分稀,可按每平方米50只的密度一直养到商品规格。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驯化 饲料 葡萄 食性
上一篇 : 牛蛙人工繁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