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青蟹低盐度养殖技术


  青蟹甲壳呈椭圆形,体扁平、无毛,头胸部发达,双螯强有力,后足,形如棹,故有据棹子之称。头胸甲宽约为长的1.5倍,背面隆起,光滑;头胸甲表面有明显的 “H” 形凹痕;前额具4个突出的三角形齿,齿的大小及间距大致相等。前侧缘具9个大小相若突出的三角形齿。

  蟹池建造

  饲养青蟹的蟹塘宜15~25亩为好,并建有塘中塘,大塘建有进、排水闸,全塘建有环塘沟,宽3米、深2米,塘中泥墩建有“非”字形沟与环塘沟相连。大塘内近进水口处建有两个小塘:一个1亩,一个2亩,(1亩塘用来蟹苗培育、种苗标粗,2亩塘用来半膏蟹、膏蟹培养、暂养)两小塘各建一个进水闸,并附设防逃设施。

  清塘除害

  蟹塘建成后,排干水晒“非”字沟,平整塘底及“非”字沟底。每亩用生石灰50公斤全塘泼洒,进水时用40、60、80目网纱布三级过滤,一次性进够水,7天后用“三亩灵”或“二溴海因”消毒水体,再隔3天用“益利多”等生物制剂逐步调水,塘内盐度稳定在4‰~8‰。

  蟹苗培育

  放苗前试水,将自然捕捞的蟹苗放入1亩小塘内暂养,试养24小时,蟹苗正常才可放苗。蟹苗入池前要消毒,其方法是用清水50公斤、海盐0.5公斤、强效碘10克混合成药液,将蟹苗分批放入药浴3~5秒,然后放入培养池。蟹苗消毒是免使捕捞损伤或断肢的蟹苗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并清除种蟹所带来的纤毛虫等,提高成活率。蟹苗经过投料培育15天,大多培育成种蟹,即放入大塘进行成蟹养殖,养殖密度为3000只/亩。

  饲养管理

  1、投饵:青蟹的摄食量随水温、水质、盐度、溶解氧、pH值、氨氮等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增减。大潮换水后,环境正常,进食量增大,所以,应经常观察、检查决定或调节投饵量。蟹种前期投小蓝蛤(白蚬),日投量占蟹体重的30%,投小杂鱼、人工配合料占蟹体重的10~12%;中期(中等蟹)日投蓝蛤量占体重的20%,小杂鱼、配合料等占体重的8%~10%,后期(大蟹)日投蓝蛤占体重的7%,小杂鱼、配合料等占体重5%。饵料应投于环塘沟、“非”字沟浅滩处,并要投放均匀,避免争食而引起争斗。

  2、换水:青蟹喜在水质清新,溶氧量高的环境中生活,蜕壳时耗氧量大,对水质优劣尤为敏感,如果自身塘水是过“老水”、“死水”、“污染水”就不能蜕壳,进食量大减,养得老而养不大(成为老蟹或石蟹),每月有两个高潮汛期,必须掌握换水,每次换水都应注意新旧水的温差或盐度不宜过大。

  定期消除有害因素

  青蟹整年饲养、捕大留小,塘底沉积大量排泄物,对池塘污染很大,特别是在枯水期很难换水,塘底有害物质超标,使水质变坏,容易发病。所以定期每20天撒放高效“底质净”等底质改良剂和高浓水质改良剂一次,保持良好环境,使青蟹正常生长。

  巡塘  经常检查闸门、防逃设施是否破损,观察水色变化,蟹情动态、蜕壳生长,饵食状况及敌害或发病预兆等。

  青蟹病害防治

  青蟹养殖受气候、水温、盐度、雨水、等物理因素突然改变及原生动物的侵袭,很容易发病。笔者在生产中发现的常见病害主要有:

  1、脓蟹病:此病由于盐差或温差突然变高或变低,盐差、温差过大,使蟹忍受不了环境突然变化而感染,打开头胸甲检查胃壁、卵巢、精巢破坏并有异味,未死先臭。此病死亡率很高。防治方法:首先,换水的水温不能相差超过5℃,盐度不能超过5‰;其次,发现病蟹要及时剔除,然后用药物治疗。每公斤蟹料拌5克“蟹康宁”、3克大蒜,制成药饵投喂,连续3~5天,另外,每立方米水体用0.8克“菌特灵”、0.3克高锰酸钾、15克海盐,拌水混合全塘泼洒。

  2、花壳病:由于池塘水位浅,长期水温偏高,特别是夏季天气,容易得此病,头胸甲外壳有浅黄、浅红、浅白的斑点,打开头胸甲检查,头胸甲内膜壁与头胸甲分离,甲壳、膜发炎糜烂,该病亦叫甲壳溃疡病,防治方法主要是经常换水调低水温,多投蓝蛤等含钙质高的小贝类饲料,每公斤人工颗粒饲料拌5克“蟹康宁”、5克鱼用鱼肝油制成药饵投喂,连续3~5天。另外,每立方米水体用0.3克“菌特灵”、15克海盐拌水全塘泼洒。

  3、寄生虫病:养殖水体老化,有害生物如纤毛虫类大量繁衍,寄生在蟹的鳃丝或腹部,吸收蟹体营养并破坏鳃丝毛细血管,使蟹难以吸收水体氧气,造成组织缺氧而不断死亡。防治方法:在枯水期无法换水时,就施放“固氧”(1亩1~2包)改善水质,同时,每公斤蟹料拌5克“蜕克素”、5克“强克101”制成药饵投喂,连续2~3天。其次,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虾纤虫净”全塘泼洒。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连续 饲料 立方米 坏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