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综述对虾池塘养殖六大误区


  今年的对虾养殖已经步入收获阶段,总结近几年养殖过程中的不足与误区,为以后的养殖做以铺垫:

  一、长期不进行清池。养虾生产中有不清池也获成功的例子,于是有些养虾户为了省时、省力便心存侥幸而不进行清池,往往引起严重后果。

  二、认为多放对虾苗产量高。从养虾的实践可以看出,不论精养或粗养,池塘收苗密度过高时,会导致虾体小、长得慢、发病早、产量低。

  三、认为新鲜饵料优于配合饵料。鲜料养虾生产速度大于配合饵料,因此认为喂鲜料好是不科学的。鲜料中有时带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可以直接感染虾体,使对虾发病率增加。

  四、认为防病与否效果一样。有不少养虾户认为对虾早晚要发病,用药只能白白增加费用。的确,对于暴发性虾病,确实无疗效确切的药物,但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药物预防,可以减少发病率,从而使养虾获得成功。

  五、认为水质调控与否一样。养虾的关键是养水,养水的关键是人工调控。水是决定对虾生存与否的必要条件。目前,仍有不少养虾户不根据实际情况,仍然大排大进水体,这势必引起虾体产生应激反应,导致对虾发病死亡。

  六、认为光合细菌应用与否一样。虾池水质变化通常由底质变化引起的,换水只能改善池水,而不能改善底质和消除产生有害物质的根源。光合细菌能利用水和底泥中残留的有机物质、氨及硫化氢等,特别是当底层溶氧减少,有机污染物较多时,光合细菌活动更为激烈。

  综上所述,在对虾养殖过程中,不应盲目追求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应综合塘口、苗种、饵料、水质、病害防治诸多因素,以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细菌 总结 病毒 污染物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