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鱼和泥鳅在我国南北方均广泛分布,因其肉味鲜美,营养全面,具有一定的滋补功能,深受消费者欢迎,具有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相对来说,黑鱼养殖风险较高,投入较大,而泥鳅风险小但产量较低。养殖黑鱼和泥鳅对普通养殖户来讲是一条致富的捷径,但目前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在苗种、饲料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农村也没有得到很好推广。笔者认为,有兴趣发展这些产业的养殖户应根据自己的池塘、水源条件、饵料等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技术,科学养殖,共同推动这项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加剧,黑鱼和泥鳅的自然资源日渐减少,这两种鱼类都属于养殖技术比较简单、病害较少、生命力强的品种,养殖规模大小均可。北方农村地区有很多闲置小池塘,因为水面面积小,放养四大家鱼在经济上划不来,四大家鱼普通条件下不能高密度放养,产量很低,且也容易受到水质、饲料等因素的影响而死亡,而养殖黑鱼、泥鳅则要好得多,即使在普通条件下也可较高密度放养,即使水质差一点,饲料不充足,仅生长速度受影响,一般不会死亡,因为黑鱼和泥鳅能在无水情况下在湿润的泥中生存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即使管理稍差一些,也会有较可观的产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为了达到高产、高效益的目的,养殖户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注意选择品种、规格及放养密度。黑鱼和泥鳅应选择人工培育苗种,因为其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都优于野生鱼类。一些人工苗种由于多年来的近亲繁殖,造成鱼苗性状退化,抵抗力降低,已显露出发病率增高、死亡率增大的趋势,我们要特别注意这一情况,应尽量选择优质鱼苗。在这一方面,技术力量较强的苗种场应通过引进野生鱼进行繁殖,向养殖农户提供优质苗种。普通养殖户如何选择养殖规格?在我省,一般黑鱼三四月份放养的规格为50-100克,泥鳅在二三月份的池水昼夜温差变化大时宜放8-10厘米的大鱼种;四五月份可放5-10厘米的鱼种。这种规格的鱼种已度过容易死亡的时期,成活率很高,且当年就能达到商品鱼规格。放养前用2.5%-3%的食盐水消毒,浸泡15分钟左右。应尽量放养同一规格的鱼,以防互相残食。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换水条件而定,若换水条件良好,可高密度饲放养,黑鱼每亩放养6000尾左右,泥鳅每亩放3万尾左右。有条件的养殖户也可自行繁育苗种,虽然风险较高,但一旦成功,可大大降低成本。
第二,注意养殖池塘条件。为了便于管理,一般黑鱼池以1 亩左右为宜。由于泥鳅身体圆滑,有喜欢钻入泥土中的习性,捕捞困难,面积应小一些,200-300平方米为宜。池底部最好为泥质,水质宜中性或弱碱性,黑鱼池水深 1-1.5 米 ,泥鳅池水深80-100厘米。放养前池塘应进行彻底消毒,一般是在放养鱼种前10-15天翻耕池底淤泥,最好把黑淤泥能清理出池塘,再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普通养殖户也可利用房前屋后或田野中的小水池进行黑鱼、泥鳅的饲养。若水源不是很方便,应合理降低养殖密度,产量会低一些。
第三,饲料投喂及水质管理。传统黑鱼为肉食性鱼类,饲料目前仍以低值小鱼虾为主,海水鱼、淡水鱼皆可。鲜活小杂鱼在常温条件下不好存放,一般应冷冻保存。注意不同阶段的黑鱼也应摄食不同大小的小杂鱼,增加黑鱼的适口性。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饵料,人工配合饲料配方为碎鱼虾糜或鱼粉70%、大豆粉20%、酵母粉5%,余下的为多维素矿物盐、促生长剂和抗菌素。但在投喂配合饵料之初应进行驯化工作,驯化过程一般就是在保持池塘水质清新的情况下,逐渐减少小鱼虾的量,逐渐增加配合饲料的量,或者几天不给黑鱼投喂后,直接投喂配合饲料,逐渐加大投喂量。但有时驯化效果如摄食率和增重情况并不理想。现在在广东和浙江已经推广开杂交黑鱼新品种,完全采用专用人工配合膨化颗粒饲料养殖,驯化后效果很好。
泥鳅食性杂,水中的小动物、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等都是它喜欢的食物。人工饲养还应投喂蛆虫、蚯蚓、小杂鱼肉、蚌肉、鱼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及麦麸、米糠、豆渣、饼粕等植物性饲料。我们的剩饭菜、菜叶都可作为饲料。泥鳅也可投喂全价配合饲料,特别是大规模养殖时,因为以上饵料有时不能保证供应,也必须投喂全价配合饲料。投饵要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日投饵两次,即上午、下午各一次,摄食旺盛时,傍晚可再投喂一次,日投喂量一般为鱼体总重量的5%左右,在实际养殖过程中,以饲料没剩余或剩余很少为准。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sc/yu/9/2012-01-30/154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