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湖北仙桃绿色养殖带出黄鳝“软体黄金”产业(一)


仙桃日报报道(韦丽勇)一条小小的鳝鱼,如何赢得“大市场”?
历经12年探索,仙桃农民走出了一条以黄鳝养殖为主的创收之路,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小小黄鳝,不仅游向了全国,也游向了世界。
6月下旬,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组织专家来仙桃市考察,正式命名仙桃市为“中国黄鳝之都”。
这是全国唯一,也是仙桃市黄鳝养殖第一次获得的“官方认可”。
由“养鳝大市”向“养鳝强市”华丽转身,仙桃黄鳝游向了“大市场”。
资源丰富,气候适宜
渔民探索“网箱养鳝”新模式
仙桃,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水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全省渔业大市。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仙桃人开始大胆探索各种水产养殖模式,大力推行渔业养殖结构调整,形成了多个水产品养殖板块。去年,全市养殖面积达到97万亩,其中精养水面65万亩,水产品总产量30万吨,渔业产值34亿元,成为农村支柱型产业。
“网箱养鳝”之路走得并不平坦。1997年,陈场、张沟等地率先试行稻田网箱掩土,进行黄鳝人工养殖,由于技术管理水平有限,对黄鳝生活习性认识不足,两年试行期养殖效益不佳,只得暂时搁浅。
2000年,张沟镇先锋村村支书陈江启带头,在本村养殖池塘中悬挂网箱60口,试行无土网箱养殖,一举成功。到年底,黄鳝增长倍数达到2倍,探索出了较为成熟的养殖技术。2002年开始,网箱养殖技术在全市推广。
时间过去12年,仙桃市黄鳝养殖面积达到了12万亩,网箱养鳝240万口,张沟、西流河、陈场、杨林尾、郭河等5镇,成为黄鳝养殖专业镇;新建黄鳝交易市场12个、黄鳝苗种繁育中心1个,黄鳝出口备案基地2个。
2010年,全市黄鳝产量达到5万吨,产值过15亿元,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形成了生产、服务、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发展链,产量和产值均居全国县(市)首位。
黄鳝产品走俏市场,远销全国各地,上海、浙江、江苏、港澳台地区的市场占有率极高,全市注册了“沔阳”、“先锋”牌商标,产品还外销到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
政府支持,技术支撑
仙桃积极申报“中国黄鳝之都”
黄鳝养殖有赚头、有奔头、有市场、有名气、有规模,但缺乏足够响亮的牌子,没有得到过任何“官方”的证明书。
仙桃市委市政府在思考,仙桃市水产局也在积极探寻:规模大了,产量高了,效益好了,质量安全了,仙桃能不能把黄鳝产业做好、做强,全国都有影响?
2011年5月,仙桃市正式向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提交了《关于申报仙桃市为全国黄鳝养殖第一市(县)的请示》,省水产局也出台了《关于推荐仙桃市为全国黄鳝养殖第一市(县)的意见》,称仙桃市黄鳝养殖规模大、效益高、技术成熟、服务完善、产业链条完整,是地方经济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为了支撑养鳝技术体系,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仙桃市先后依托长江大学、长江水产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了创新水产科技中心,组织实施技术攻关、养殖技术推广、病害检测防治技术和市场信息咨询服务,先后完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等产业支撑项目。同时致力于农业信息化基础建设工作,建设了“农信通”网站,为及时掌握产业信息、加强产业监管奠定了重要基础。
为了扶持这一产业,仙桃市每年投入300400万元用于大规模基地的水、电、路建设,建立了黄鳝苗种繁育基地,对黄鳝养殖、流通、加工、饲料、渔药等经营活动给予税收优惠,鼓励农民开发低产田、低效田、低湖田,进行黄鳝养殖,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申报黄鳝养殖第一市,其包含意义不全面;命名黄鳝养殖之都,意义更广泛更全面。”评审委员会组长、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司徒建通说,仙桃的黄鳝养殖不仅规模大、产量高、效益好,加工和流通也做得好,完全符合“黄鳝养殖之都”的各项标准。
“可以说,这次申报,集天时、地利与人和一身,顺理成章,一气呵成。”仙桃市水产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块牌子全国独此一家,是一张响亮名片,可推动全市黄鳝养殖规模、销售、效益上新台阶,向更高层次发展。
从源头抓起,保质量安全
全国认可“绿色无公害产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黄鳝 水产品 气候 网箱养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