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斑点叉尾烂鳍病防治技术


1、病原与流行情况
病原体为嗜水气单胞菌。从当年鱼到产卵亲鱼均会患此病,以个体较大的鱼发病较为常见。而对于大规格鱼种(体长6~15厘米)的感染也较为普遍。一旦发病,将造成批量死亡,直接影响商品鱼的产量,损失较大。
2、症状
初始阶段,病鱼的鳍条边缘出现乳白色,然后尾柄部的皮肤发白、黏液消失、肌肉红肿;严重时,鳍条残缺不全,尤以尾鳍受损更甚,常连膜一起被破坏,形成帚状的分枝分叉,肌肉溃烂脱落,骨骼外露,甚至整个尾鳍烂掉。游动迟缓,常因运动受阻而呆滞池边,摄食减少,体消瘦,最终衰竭死亡。
3、防治方法
①全池泼洒鱼虾安,用量为每立方米水体0.1克,或每亩用15千克生石灰,以预防烂尾病的发生。
②每千克饲料拌土霉素1克做成药饵,连续投喂5天,摄食将恢复并增加。
③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漂白粉泼洒全池。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立方米 分枝 病原 饲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