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中鳗种的投饵及管理技术介绍


鳗鱼又名白鳝、白鳅等,是淡水养殖中的名贵鱼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鳗鱼的肉质非常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营养价值非常高,目前我国的鳗鱼基本上是人工养殖的。鳗鱼是我国的最大宗的出口水产品,每年为国家带来6--8美圆的外汇收入,世界鳗鱼的主要消费地在日本,我国的鳗鱼产品 90%销往日本。由于鳗鱼养殖有着较好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我国的养鳗事业发展的很快。在鳗鱼养殖中,鳗种的养殖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下面我们介绍了专业的鳗鱼养殖中鳗种的投饵及管理技术。

每个鳗种培育池都设置食场,根据鳗鱼的生活特性,食场最好有蔽荫的建筑物。每个池塘设置2~3个食台(饵料框),食台的网眼大小视鳗种规格的增大而逐渐更换,尽量达到鳗鱼既能进入食台吃食,而小块练饵不易漏出为度:一般鳗种规格在0.5克以下的,采用目径0.4厘米的食台;1~3克的采用目径1厘米; 5~10克的,目径1.5厘米;10克以上的,目径2厘米。每次投饵时,要把饵料框挂在接近水面,这样饲料的散失比较少。

投饵时一定要开增氧机,这样,随着水的流动,饵料的气味很快传到全池,吸引鳗鱼来食场摄食。同时,不断地向食场流入新鲜水,冲去食场底部沉积的鳗鱼粪便和残饵,保持食场的清洁,改善食场水质条件,利于鳗鱼在食场高密度集中吃食,防止鳗鱼因缺氧而造成吐食。

1.鳗种的投饵次数

刚分养到二级池的鳗鱼每天投饵3次(上午2次、下午1次),当鳗鱼长到0.5克以上时,一天可投饵2次,时间是上午7~8时、下午1~2 时。夏季下午水温上升到33℃以上,鳗鱼摄食能力差,故投饵时间要提早到上午5~6时和10~11时,下午不投饵或者上午投饵1次,下午一次推迟到6时以后。这一次都要随具体气候、水质条件而改变。

2.鳗种的投饲量

  投饲量因温度、水质、天气和鳗种规格等的不同而差异较大。一般在温度、水质、天气良好的条件下,1克左右的鳗种日投饲率(饵料干重占鳗体重的百分比)为 8%~10%,3~5克的为6%~8%,5~10克的为5%~6%,10~20克的为4%~5%。鳗种长到20克以上时,就可按照成鳗养殖的方法和投饲比例。至于具体投饲量的确定,要根据鳗鱼的吃食情况而定,一般掌握每次投给的练饵,在1~1.5小时内吃完为适量。

对鳗种投饲预先要有计划。投饲数量主要参考三方面的情况,一是池鳗量和规格(可由放养时重量、尾数,加上放养以来的投饲量预计饲料效率算出增重量);二是上一二天的吃食状况;三是当天的天气、水质和鳗种在食场的聚集活动情况。投饲数量确定后,在制作练饵时,要留出吃食较好的1~2只池塘暂时不喂食,观察已投饵的各池鳗鱼摄食情况,再决定调制最后一批饵料的数量。防止因气候突变,鳗鱼减食而浪费饲料。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气候 水产品 鱼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