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杂色鲍半自动工厂化养殖技术


鲍列为海产“八珍”之冠,它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海南地处热带,年海水温度18~32 ℃,海水盐度为32~35,适合人工养殖杂色鲍(Haliotis dirversicolor)。根据常规杂色鲍工厂化养成的经济分析,于每m3水体投资成本为0.131万元,成鲍商品价格按 100~120元/kg计算,每m3水体产出至少0.180万元,投入产出比1∶1.37经济效益较为显著。海南省政府决定,在未来几年内大力发展杂色鲍养殖业。

1杂色鲍生物学特性

杂色鲍属软体动物门,喜栖息于海水盐度高且稳定,水透明度高,水流通,海藻丰富的岩礁海底;主要生活在潮间带上区至6 m水深海区。鲍是“夜行”性动物,通常白天匍匐于栖息海底,到夜间才活动搜索食物,活动时间一般为日落后的 2~3 h,与日出前的2~3 h内。幼鲍、稚鲍主要摄食附着性硅藻,单细胞藻,小型底栖生物及微小有机质,柔软的海带、浒苔、裙带菜和江蓠等的幼芽。壳大于1.0 cm时,可摄食各类海藻;成鲍食物主要以褐藻为主,兼食红藻、硅藻等大型藻类。杂色鲍的生存温度9~32 ℃,生长温度18~28 ℃,最适生长温度26~27 ℃,最适盐度32~34,pH 7.8~8.4,海水中的溶解氧量大于5 mg/L;其生活史主要经过受精卵孵化成担轮幼体,匍匐幼体,上足分化幼体,经变态发育成幼鲍,稚鲍至成鲍。

2半自动工厂化养成技术

养殖场选择的海域应没有污染源,海水密度终年不低于1.016 kg/L并经常保持在1.020 kg/L以上,水质清澈,潮流通畅,砂质或岩礁底质,方便构筑提水工程,避风防潮条件好。

2.1养殖设备

主要有养成池,养殖笼,饵料清洗池,吊机等设备。

养成池 : 池的长宽8.4 m×3.2 m,深度为1.8~2.0 m池底向排水口倾斜池内设有进排水口和散气管,池底布有17~20条充气管,每条长2.5~3.0 m。

养殖笼 :养殖笼为附着基,一般用黑硬塑料制作,规格为0.4 m×0.3 m×0.1 m四面具小孔,并设有活动门,笼内设5片隔板,养殖笼层叠成捆,每捆为13层笼,并用木板、钢条等将8~10捆绑成一组,每池有17~20组,每组养殖笼下装有一条充气管;每捆笼的叠放高度比养殖池高度低 20~30 cm,底层养殖笼离池底约30~40 cm。

饵料洗理池:主要用于清洗饵料用,池深1~1.2 m,离池底20~30 cm铺上胶丝网,池内设有散气管,排水孔。

吊机:主要用来吊动养殖笼组,一般安装高于养殖池3~4 m,功率0.8 kW。

2.2养成技术

2.2.1 种苗投放苗种选择:一般选择规格2 cm左右优质的稚鲍进行投放。种苗质量优劣的鉴别,主要看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是观其活力,优质苗的贝壳外表具有较强光泽,贝壳上生长纹、放射肋清晰,无其他附着物,若把其露空数分钟后放入海水中,能在短时间内伸出头部触角和上下一步足触角;二是观其外形,优质苗无畸形现象,贝壳呈椭圆形。

2.2.2投放方法由于人工剥离鲍苗及鲍苗在运输过程中都有可能造成鲍体的损伤,因此,鲍苗在上笼前可用一定浓度的抗生素海水溶液进行药浴。

2.2.3投放密度在一般情况下,每m3水体放40~45笼,每笼放2 cm左右稚鲍20~30个。由于人工移动成鲍的过程中容易使鲍体受伤,可能引起鲍的死亡,因此在养成的过程中不再进行分开养殖。

2.3养成管理

2.3.1 水质管理维持良好的水质是养殖鲍成功的关键所在。一般进行流水养殖,每天流水量达到养殖水体的4~5倍。一般3~4 d全池换水1次,在高温期应加大流水量,缩短换水时间,对养殖池的水质因子进行测量并作好记录。三亚龙坡鲍实验基地的水质因子控制得较好,pH 8.2~8.3NH3< 0.2 mg/L H2S<0.05 mg/LDO>5 mg/L、盐度为32。

2.3.2卫生管理主要工作是清洗养殖池,在排水的同时用水枪冲洗养殖笼、池底及其四周脏物,减少海绵动物、腔肠动物等的附着量,防止这些生物堵塞笼孔,确保笼内外部水体充分交换。清洗养殖池的速度要快,尽量减少鲍的露空时间。一般清洗操作过程所用时间约40~50 min。

2.3.3投饵主要投喂江蓠、麒麟菜、海带。投喂量的大小根据鲍的大小、水温等情况而变化;在水温18~28 ℃,每日投饵量约为鲍体重的10%~13%,每3~4 d投喂1次;根据鲍的活动特点,一般投饵在下午进行。使用吊机将养殖笼吊出养成池外进行投饵,投饵前先用水枪冲洗养殖笼,并捡出死鲍、残余饵料,再投饵。将有肉和无肉的死鲍分开记录,以掌握适度的药物治疗量,如果发现有肉死鲍数量较多,应及时用药物治疗。每组投饵操作时间为10~15 min。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排水 海藻 海带 种苗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