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斑节对虾养殖技术精要



3.1 水质基本要求
pH值可作为池水好坏的指标,养殖中后期宜为8.0-8.8,日波动小于0.5。早6:00前测的溶解氧含量应不低于4mg/L。虾池盐度控制在15-25‰之间最为适宜。盐度过低,虾体壳薄、蓝色个体偏多以及易生寄生虫等;盐度过高,壳厚、蜕皮频率偏低生长慢。总碱度100 mg/L以上,亚硝酸盐含量低于0.02mg/L,氨态氮含量低于0.3mg/L。
3.2 水色变化适时调控
水色是池水中浮游生物的质和量的综合反映。如何维持一个良好的水相直接关系到养殖成败。
养殖斑节对虾的池塘,理想的水色应是由绿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黄绿色或茶褐色。斑节对虾养殖过程中,忌水色突变和丝状藻过度繁殖,特别是前期应有意识的提高水位,少量多次的添加用水,对于稳定水相及防止丝状藻类的大量繁殖有积极意义;养殖中后期,池水应处于高水位,平均水位以高于160cm为妥,进水以排污补水为宜,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40cm;养殖后期,可据以下情况适量换水,使池水透明度控制在 35-45cm。①pH值日波动幅度大于0.5,pH<7或pH>9;②池水透明度大于50cm或过于浑浊而小于20cm;③池水颜色显著变暗,无机悬浮物的数量增加;④池塘水面出现稳定的泡沫,有机物多而耗氧量增加;⑤虾体浮头,池塘底质发黑。另有一种情况就是后期常会出现蓝藻水,藻华盛行,会出现越换水越浓的情形,这期间应有选择的用些可抑制或杀灭蓝藻的药物加以使用,再结合换水效果会更好。
3.3 改善池底,合理使用有益微生物
对于斑节对虾而言养虾就是养底,斑节对虾底栖息习性较为明显,所以底质的好坏直接决定养殖的成败,对于底质的处理就显得至关重要。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养虾,是对虾养殖技术的重大突破,它在改良底质中起重要作用。对于有益微生物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坚持定期使用,自放苗前起每7-10天加1次有益微生物制剂,连续的使用才能减少塘内有机物的积累,为后期管理带来方便。②坚持选用高质量的生物制剂产品,比如使用诺碧清净水剂、氧化剂、氨硝净等复合微生物制剂可以有效的改良池底、降低H2S、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每667m2用量为15-20g。③微生物制剂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溶氧,光照,一定的载体等,不同的条件下其使用效果也不同,故把握好使用的条件是至关重要的。
3.4 保证充足溶氧
水中的溶解氧是虾类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它不仅影响对虾摄食率、饵料利用率和增重率。当溶氧不足时,水环境理化条件差,对虾体质下降,可致使一些流行病暴发,严重缺氧时还会引起缺氧死亡,造成对虾养殖的重大损失。因而创造立体式的增氧模式和不定期地使用液态、固态增氧剂,保持充足增氧,对对虾的健康生长是非常有利的。斑节对虾池水溶氧量应高于3mg/L,为了保证在养殖过程中有足够的溶氧,应根据天气、水质、底质及水化条件,合理的开启增氧机和使用双氧水、过氧化钙等增氧剂,保持虾池(特别是池底)溶氧充足。

  四、病害防治

由于斑节对虾生长过程中病害较多,对虾养殖成败的关键在于对虾病害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由于养殖水体污染、气候变化、苗种质量下降等原因,斑节对虾病害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纤毛虫病
病虾体表寄生大量纤毛虫(钟形虫、累枝虫、聚缩虫等),此病在有机质多的水中极易发生,当固着性纤毛虫少量附生于虾体时,症状并不明显,对虾也无病变,但当虫体大量附生时,对虾的鳃、体表、附肢等外观呈黑色,体表呈灰黑色如绒毛状,病虾在早晨浮于水面,反应迟钝,不摄食,不蜕壳,生长受阻,还易引起其它并发症。纤毛虫病的主要危害是影响对虾的呼吸,在低溶氧的情况下更易大批死亡。主要原因是水质过肥,钟形虫、枝虫、聚缩虫等大量繁殖。
治疗方法:1、排水20-30cm,每立方水体用硫酸锌粉0.75-1g每日一次,病情严重时连用2次,36小时补添新鲜海水还原水位,4天后调水、肥水。2、茶麸10-15g/m3,同时加石灰5-10g/m3,结合换水效果会更好。3、注意盐度调节,低盐水更容易滋生纤毛虫类。
2、白斑综合症
病虾浮于水面,游动缓慢,体色微红,体表的甲壳上有稍带粉红色的白斑。白斑的大小和形状不规则,最容易出现在对虾的头胸甲上,严重者整个头胸甲都变白色。其次是腹部背面和两侧白斑处的甲壳表面无明显变化,只是失去透明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连续 坏死 饲料 氟苯尼考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