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致富宝典之日本对虾养殖技术精要


 当南美白对虾养殖越来越困难,成功率越来越低时,条件适宜的地区转养日本对虾也是不错的选择


  □文/图 海南省昌江南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李义军 王平 孙成志 徐安敏

  日本对虾,学名为日本囊对虾( Marsupenaeus japonicus),俗称花虾、车虾。动物分类系统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囊对虾属。因其甲壳花纹艳丽,故又称斑节虾、竹节虾。日本对虾分布甚广,从红海、非洲的东部到朝鲜、日本一带沿海都有分布,我国长江以南沿海均有大量分布。日本对虾肉质鲜嫩,营养丰富,适合盐度较高地区养殖,且耐低温、耐干能力强,适合鲜活虾出售,售价较高,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养殖对象。

  1970年台湾开始日本囊对虾养殖试验,我国大陆沿海地区养殖日本囊对虾起步较晚,于1988年起在浙江、福建和广东等省陆续开始养殖,现从海南到大连沿海均有养殖,规模日益扩大,它比凡纳滨对虾和斑节对虾养殖难度大,生长速度较慢,不耐高温,在南海区主要是秋季养殖,但近年由于病毒病的暴发增加了日本对虾养殖难度。南方高位池养殖试验的结果并不理想,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文着重介绍笔者近年来对日本对虾养殖技术的新探索,供广大日本对虾养殖户参考。

  一、放苗前准备工作

  1、 池塘清整

  (1)放养虾的池塘,每造收完虾后,把塘水排干,让太阳晒至塘底龟裂,彻底清除池底淤泥和有机物、塘壁藤壶等。

  (2)放养前一个月,每667m2用生石灰70-100kg,将其均匀分布于塘底,有淤泥的地方可多放一些,并用拖拉机进行翻耕,暴晒。

  (3)进水至20-30cm。采用氯制剂进行池底消毒,有效氯浓度为30g/m3 ,全池泼洒清塘药物杀灭鱼、虾、蟹卵、细菌、病毒等。

  2、养殖用水准备

  养殖用水均为沙滤井过滤海水,放苗前15天加水80-100cm左右,接着用有效氯浓度为5-10 g/m3氯制剂对水体消毒。2天后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施肥,培育基础饵料,肥水可以按每667m2用肥水育藻剂400g和白云石粉15kg。以后每3-5天视池水水色和浮游生物量进行追肥,保证有丰富的基础饵料生物。基础饵料生物培养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放养虾苗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虾池水色以黄绿色为最佳。

  二、虾苗放养

  1、放苗时水质要求

  (1)水位100cm左右,水色呈黄绿色,透明度30-40cm,肥而嫩爽,池水中基础饵料生物较丰富。

  (2)水温:最适水温为24-28℃。

  (3)pH值:虾池pH值最适在8.0-8.6之间,不应低于7.6,与育苗池pH相差不超过0.5。

  (4)盐度:虾池盐度控制在25-35‰之间,不低于18‰,与育苗池盐度相差不超过5‰。

  2、虾苗选择及放养注意事项

  (1)要求虾苗个体肥壮,规格整齐,体表清洁,无寄生物,全长1cm以上,游动活泼。放苗前进行病毒和弧菌检测,不得携带WSSV、TSV、IHHNV和IMNV等几种特定的病原和弧菌。

  (2)放养量通常为3-5万尾/亩。池底整修较好的高位池放苗量可达7万尾。

  (3)应在虾池上风口放苗。

  (4)放苗时尽量避免将池水搅浑。

  (5)设定测验成活率网箱,7天后测网箱成活率,精确计算成活率。

  三、养殖管理

  1、水质调控

  保持良好的养殖用水条件能刺激日本对虾食欲,降低饵料系数,提高生长速度。水质管理主要手段是定期对养殖池水和底质的各项理化因子、生物因子进行监测,变化较快的指标每日监测。

  (1)水质基本要求:池塘pH值可作为池水好坏的指标,养殖中后期宜为8.0-8.8,日波动小于0.5;溶解氧含量应不低于4mg/L;虾池盐度控制在25-35‰之间,低于18‰,高于45‰虾体均会出现不良反应;总碱度100 mg/L以上;亚硝酸盐含量低于0.02mg/L;氨态氮含量低于0.3mg/L。

  (2)关注水色变化,适时加换新水:水色是池水中浮游生物质和量的综合反映。养殖日本对虾的池塘理想的水色应是由绿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黄绿色或茶褐色。日本对虾养殖过程中,最忌水色突变和丝状藻过度繁殖。养殖中后期,池水应处于高水位,隔天加水5-10cm,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40cm,养殖后期,可每天适量补水,池水透明度控制在 35-45cm。但如有下列情况,需要换水或采取其它措施:①pH日波动幅度大于0.5,pH<7或pH>9;②池水透明度大于50cm或过于浑浊而小于20cm;③池水颜色显著变暗,无机悬浮物的数量增加;④池塘水面出现稳定的泡沫,有机物多而耗氧量增加;⑤虾体浮头,池塘底质发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连续 坏死 饲料 细菌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