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鳜鱼养殖鱼病防治


(一)、鳜鱼综合性出血性败血病
近3、4年来,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养殖的鳜鱼发生并流行一种以“白鳃、白肝”为特征的严重疾病,又被称为桂花鱼综合性出血性败血病、暴发性流行病、出血病、暴发性病毒性疾病。此病流行快、死亡率高,属危害最大的暴发性疾病,在夏、秋季流行最为严重;苗种期少发,中成鱼多发。该病被认为是一种新病,发病率50%以上,死亡率90%以上,不少发病池全池鱼死亡。目前无特别有效的药物或治疗措施。只能采取对症治疗,通过改善水质环境控制继发感染和提高鱼病体抵抗力等控制该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 清塘消毒,对旧池池底淤泥彻底清理,阳光暴晒,选用有效药物进行消毒。
 
 2 监测水质,通过使用生石灰,少量换水或开增氧机,保持微碱性和较高的溶氧量,防止水质过肥,定期选用温和性的消毒药对水体进行消毒和使用水体净化剂;避免大换水,对鱼产生应激;有条件的放些有益菌群、活性酵素或光合细菌,以改善养殖环境。
 
 3 在多发病季节(每年3—11月)通过饵料鱼投喂抗病毒药和抗菌剂;减少或消灭病原体,可避免因环境恶化时引发暴发性疾病。
 
  4 投喂优质饵料鱼,平时添加适宜的中草药,增强抗病能力。不能投喂发病或腐败的饵料鱼。在多发病或高温季节,注意对饵料鱼进行消毒,可选用二氯异氰尿酸钠10g/kg~20g/kg、CuSO48g/kg消毒20min,呋喃唑酮5g/kg消毒30min,然后才投喂。
 
 5 发病时不能用孔雀石绿、敌百虫、CuSO4和福尔马林等,否则可加速鱼的死亡和水质的进一步恶化。
 
 6 应选用品质较好的种苗,对老养鱼户注意引进、更新亲鱼,防止连年养殖和近亲繁殖使种苗种质老化,抗病力下降。
 
 7 有条件的使用有关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二)、水霉病 

鱼苗、鱼种和成鱼阶段均可发生。病鱼的体表和背鳍硬刺的尖端有白色絮状物。发病后及时用20%-30%的食盐水浸冼5-10分钟,或用1%食盐水加食醋数滴浸洗5分钟,均可有较好疗效。

(三)、烂鳃和鱼虱

病鱼鱼体上有鱼虱寄生,鳃丝上有腐烂的白色斑点,并有粘液和污物附着。用10毫克/升敌百虫溶液浸洗5-10分钟,鱼虱当即脱落,烂鳃病也会逐渐好转。

(四)、锚头鳋

用10毫克/升浓度的敌百虫溶液药浴15分钟,同时将池水更新,锚头鳋可得到控制。

(五)、粘孢子虫病

发病时鱼的体表和腮部肉眼可见白色点状物,用95%的敌百虫晶体,按每立方水0.1克的用量全池用药可收到较好疗效.

(寒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敌百虫 种苗 鳜鱼 净化剂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