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养殖鳗鱼新疾病及其控制技术


在近年鳗鲡养殖中,不断发生新的疾病,给养殖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简要介绍新发生的疾病及其控制方法,以期为养殖生产提供参考。

  一、日本鳗鲡皮肤溃疡症

  皮肤溃疡病又称腐皮病,发生于日本鳗鲡,是近两年发现的疾病,病原至今不明,疑为嗜低温细菌性疾病。流行于水温低于20℃的季节,一般于12月~翌年5 月流行,流行高峰为1~4月,当水温高于23℃时不发生。由于近年在越冬过程中一般不加温,本症不断蔓延,传染速度快,引起的死亡率一般达1% ~5%,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病鳗主要症状为体表局部斑块状黏液增生脱落,外皮裸露,出现烧伤状斑块病灶,进而病灶溃疡或受真菌感染,肝脏、胆囊肿大,色变浅,脾脏肿大,色加深,肾脏肿大。病鳗于水流缓慢处水面缓慢游动。发病前期死亡少,当病灶溃疡或受真菌感染后死亡率升高。
  预防采用越冬期保持水温20℃以上能避免本症的发生。治疗最有效方法为升温至23~25℃后,全池泼洒土霉素10~15克/米3或氟苯尼考2~3克/米 3,每天一次,连续2次,能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保持水温10天以上,症状基本消失;如伴有水霉感染,应结合升温,同时使用抗真菌药物如铜制剂、碘制剂等杀灭水霉;在低温条件下,几乎无良好的治疗方法。

  二、复殖吸虫病

  本病现仅发生于水源含盐分的欧洲鳗鲡养殖池,在其它养殖种类鳗鲡及纯淡水养殖池中未发现。流行水温为18~26℃的季节,低温期发生死亡率较高温期低,一般导致的死亡率达5%以上,在高温期短时间内往往引起批量死亡。
  病原为复殖吸虫的卵,主要寄生于鳃组织内,有时在肾脏中也发现虫体。病鳗体色变浅,不摄食,呼吸困难,胸鳍发红,鳃丝粘液增生、淤血、溃烂,于鳃小瓣组织间大量寄生圆形或卵圆形卵,卵内原生质致密,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可见卵内约有20个左右、周生纤毛、近圆形幼体在卵内作旋转运动,最终卵膜破裂,释放纤毛幼虫。内脏表现为胆囊壁充血,胆囊肿大,体内性腺具出血点,肠道充血,鳔壁充血,萎缩,肾脏寄生时肾肿大,寄生处肾组织坏死,溃疡。取鳃及肾组织作水封片,显微镜观察发现鳃丝内具圆形或椭圆形卵,部分卵内具已发育的纤毛幼虫即可确诊。
  预防采用生石灰彻底清塘,驱除养殖池中螺类,养殖期定期使用敌百虫杀灭浮游动物。
  治疗采用甲苯咪唑、敌百虫等驱、杀虫剂全池泼洒1~2次,杀灭虫体后再采取控制细菌性烂鳃的方法,疗效显著。及时发现疾病、及时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并降低死亡率;当鳃内大量寄生、引起严重烂鳃时,即使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也将产生较高的死亡率。

  三、消化道出血糜烂症

  近两年,由于鱼粉价格大幅度上扬,优质白鱼粉原料紧缺,导致我国鳗鲡生产中采用大量红鱼粉和劣质白鱼粉生产鳗鲡饲料,饲料挥发性盐基氮(VBN)和组胺(Histamine)超标或酸价超标。病鳗主要症状为:起初消化不良,严重时病鳗不摄食,体质弱,体表具出血小点,肠粘膜脱落,肠道糜烂出血,肠腔内具有出血后凝集的血块,胃粘膜严重脱落,胃积水。肝脏肿大、呈淡黄色或糜烂,胆囊、脾脏肿大。主要发生于摄食旺盛的夏秋季节,病情后期引起严重死亡。
  预防采用控制鱼粉的质量,使用质量优良的白鱼粉、减少红鱼粉的使用量,能有效防止本症的发生。
  发现病情后,停止投饵3~5天,改投优质饲料,降低投饵量以适当控制消化道细菌感染,待鳗鲡恢复正常后再恢复投饵量。
  需要注意的是,改投饲料并不是仅局限于改投不同品牌的饲料,而是应该投喂优质的、挥发性盐基氮、组胺、酸价等指标良好的饲料。

  四、胃膨胀
 
  随着人们对微生物制剂认识的加强,微生物制剂被广泛应用于鳗鲡饲料,以期达到提高饲料利用率、控制肠炎发生和降低抗菌药物使用频率的作用。但是,现有用作鳗鲡饲料添加的微生物制剂的菌株大多数由畜禽用菌株移植,部分菌株并不适用于鳗鲡,盲目使用可能导致肠道菌群混乱、失调,无法正常消化吸收饲料,产生疾病。另外,大多数微生态制剂是利用培养的活菌,产品使用过程不当,易被其他菌株污染,使用被污染的微生物制剂也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病鱼主要症状为漂浮于水面,外观胃部膨胀,解剖发现胃内充气后膨胀,胆囊肿大,有时肠道粘膜脱落、发炎,肠道内有黄色粘液或严重积水,并有气泡。脾脏肿大,发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鳗鲡 饲料 细菌 敌百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