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降低鱼类饲料系数的四因素


鱼种:建立规范的苗种繁殖基地。首先保证亲本的纯度和质量,其次利用个体和种类的差异,挑选和培育生长快、抗病力强、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的养殖品种。
  饲料质量:衡量饲料优劣有营养性和水中稳定性两个方面,因此提高饲料质量包括饲料的营养成分和饲料的加工工艺两大部分。
  鱼类饲料必须是全价。饲料配方要根据鱼类营养需要进行全面均衡调配,若饲料中缺乏足够的营养而未能为鱼类消化利用,这不仅会影响鱼类的生长,还因饲料未被鱼类摄食沉积池底导致水质恶化。
  饲料的加工工艺也是提高饲料质量的关键一环。目前由于国内饲料加工工艺的非标准化,即使同一配方,各生产厂家所生产的饲料物理性状和营养成分也各不相同。因此要想得到优质饲料,不仅要有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同时需要配置精良高效的饲料加工工艺。饲料的加工质量包括其物理性质如粒度、形状、长短、匀度、硬度、密度等;同时还包括其物化和生化性质,如饲料在粉碎、混合、挤轧、升温、升压等加工过程中,还伴随着淀粉的糊化、大分子营养物质的改性、有害酶类的失活、各营养物质间的互补等。良好的加工工艺可大幅度提高饲料的质量,增强保形性和稳定性,既可减少营养成分在水中的损失,又使蛋白质、糖类等营养物更容易被鱼类消化利用,增强其适口性和消化性,因此提高了饲料的利用效率,降低饲料系数和成本。
  水质:养殖用水要满足鱼类多方面的需要,应具备相应的水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含适量的溶解盐类;溶氧丰富,几乎达到饱和;含适量有机物质;不含毒物;pH值在7附近,呈中性或弱碱性。为此,还应根据环境保护、水产资源保护的需要,进一步规定有关项目的具体指标,作为“渔业水质标准”,并以法令的形式颁布执行。
  控制投饲:鱼种、饲料和水质解决之后,投饲技术是降低饲料系数的关键。首先,我们必须了解鱼类的水生生活与低等变温动物的特点,决定了它在营养上有别于陆生高等恒温动物畜禽类的特点。80%~100%的鱼类饱食量为适宜投饲量,通常90%的饱食量为最适投饲量,这样既不造成饲料浪费,又能保证鱼类快速生长。综上所述,处理和协调好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才能降低饲料系数,以最低的投入获取最高利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鱼类 品种 淀粉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