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春季池塘养殖正确组织混养


春季池塘养殖正确组织混养   春季池塘养殖工作已开始,如何做到科学养殖,是提高产量和效益的重要一环。就我市养殖的情况来看,80%的水面都是采取混养模式。因此,正确组织混养是提高产量和增加效益的关键措施。下面谈谈如何正确组织混养。  混养是提高鱼产量的一个关键措施,也是我国“八字精养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主要养殖的青、草、鲢、鳙、鲤、鳊、鲫、鲂、鲮、鲴、罗非鱼类,从它们栖息习性看,相对地分为上层鱼(鲢、鳙),中下层鱼(草、鳊、鲂、鲴),以及底层鱼(青、鲤、鲫、鲮、罗非鱼)三类。从食性上看,鲢、鳙、鲴吃浮游生物、腐殖质和悬浮有机碎屑;草、鳊、鲂主要吃草;青鱼吃螺蚬等底栖软体动物;鲤、鲫吃底栖动物和一些有机碎屑;鲮鱼吃有机碎屑和附着在底泥表面的藻类;罗非鱼吃腐殖质、丝状藻类、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水生昆虫及有机碎屑。因此,如果能够将上述鱼类正确组织混养,便可以充分利用养殖鱼类的分层习性和它们之间的饵料链锁关系及物质循环的互利作用,因地制宜,扩大饵料来源,并充分利用各种饵料肥料资源;而不同年龄规格鱼的混养,则有利于实行轮捕和为下年准备大规格鱼种。那么,正确组织混养的关键措施有哪些呢?  1、混养鱼类之间必须在食性和生态环境上有一定的分化。  既然混养的积极意义在于全面而合理地利用池塘的饵料和空间,那么混养种类在食性和生态环境上就必须基本上呈互补关系,这一点对于组织正确的混养至关重要。组织混养时,原则上应当在一个生态位置上只选用一种鱼类。主要饵料相同的鱼类,除非所吃饵料规格的大小或分布的区域不同,一般不宜同时选养,所吃饵料规格大小或分布区域不同的同一种食性种类,以及只在次要饵料上有重叠的种类,可以同时选养但在搭配数量上必须主次分明。  2、养鱼池塘必须在饵料种类上和生活空间上有一定的分化。  只有在池塘的条件有一定的分化时,混养鱼类习性上的分化才有可能表现出来,因而也才有可能在混养中发挥积极作用;否则鱼类习性的分化无从表现,混养的利益也就不存在了。例如较大(5亩以上)又较深(2米水深以上)的池塘,又配套塘头猪(鸭、鸡、鸽等)场,或村边塘,水质肥沃,饵料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可以配套上、中、下层鱼类混养,比单一养殖某种鱼类,产量、效益会更佳。又如,山塘水库大水面,由于塘库周边坡地可大量种植青饲料,水质清新,可以草食性鱼类为主,混养滤食性,一般不放凶猛性(肉食性)鱼类。反之小(1—2亩)而浅(水深1·5米以下)的池塘和饵料种类比较简单的池塘(新挖塘),混养的效果就比较差,有的甚至完全不适于混养,或只能是单(纯)养某一品种(如土塘虱、革胡子鲶、山斑鱼等),效益才显著。而在高度集约化的养殖中,如网箱养殖和各种流水养殖,养殖水体饵料和生存环境都很单纯,混养的意义就小了。  3、各种鱼的混养比例要与池塘条件、养鱼方式和生产规划相适应。  在确定具体的放养比例时,要结合本池塘的条件,养鱼方式和生产规则。首先要根据池塘条件和养鱼方式确定“肥水鱼”、“吃食鱼”和腐屑食性鱼类之间的大致比例;然后再根据养鱼条件(饲料供应、鱼种来源、产品销售等)和生产规划,进一步确定主要种类和次要种类;最后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全面的平衡计算,拟订出一个具体的搭配方案。  4、凶猛鱼的混养。混养凶猛鱼,只限于小杂鱼较多的亲鱼池和成鱼池,而且必须捕捉条件较好,能充分控制其数量和规格。混养当年鱼的池塘一般不宜放养凶猛鱼。以罗非鱼为主的混养池,需要用凶猛鱼控制鱼群的密度,这是例外情况。《南方农村报》赖东胜 陈锐平 陈金权 发布时间:2001-3-8 信息来源:《南方农村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鱼类 食性 浮游生物 腐殖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